1、第八组学业水平检测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
3、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
4、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一、字词训练营。(24分)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
5、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3分)绢(junjun )花 吉祥( yn来xin) 可恶(w)肝脏( zngng) 饶恕(rsh)挽( minwn)弓2.看拼音,写词语。(6分)(1)
6、ci(蔡)桓公对Bin qu(扁鹊)的话毫不l ci(理睬)。(2)他q(驱)车上千公里,c(刺)杀敌军领袖的计划sh bi(失败)了。(3)他用x gi(膝盖)hn hn(狠狠)地撞向对手的腹部。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违抗(命令)咬破(手指)(无边)的黑暗(美丽)的公主(紧紧)地盯着(巍然)地耸立4.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4分)(1)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讳疾忌医)(2)用仇恨报答恩惠。形容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3)吉祥、顺利,符合心意。(吉祥如意)(4)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防微杜渐)5.选词填空。(5分)迎接拜见
7、接见来源:学。科。网(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2)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3)妈妈的朋友来了,我和妈妈去(迎接)她。来源:学.科.网理解理睬(4)这人太无聊了,我们不要(理睬)他。(5)你(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二、句子闯关岛。(12分)1.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仿写拟人句)答案示例 狡猾的狐狸得意地笑了。来源:学#科#网Z#X#X#K2.这一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改写双重否定句)答案 这一回非叫你在海里住一辈子不可。3.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答案示例 虽然仙人球没
8、有美丽的外表,但它非常坚强。4.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答案 因为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三、重点突破吧。(9分)1.对寓言两则中两个小故事的寓意理解有误的是( A )(2分)A.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只要练好眼力,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B.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不要讳疾忌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判断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正确的打“”。(2分)(1)使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密切了。()(2)使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等技术。()3.普罗米修斯中的主人公不惜触犯天规,为人类盗取天火,从而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歌颂了他为民造福不惜牺牲
9、一切的精神。(3分)4.渔夫的故事写的是一个渔夫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拥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2分)四、阅读小长廊。(25分)(一)课内阅读。(10分)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1.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里找出有关纪昌练眼力的动词。(2分)答案 躺、睁、注视。2.如何理解画“”的句子?(4分)答案 这句话写出了纪昌的
10、眼力已经练到家了。3.选文向我们阐明了什么道理?(4分)答案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二)课外阅读。(15分)杨布打狗战国时的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有一天,杨布去拜访朋友,他穿了一套白色新衣服,但是想不到走到半路,竟然下起大雨,全身都湿透了,就到朋友家换了一身衣服。杨布与友人吃饭聊天,一直待到傍晚雨停了以后,才回家去。当杨布踏进家门,家里的狗不知道是主人回来了,猛地冲出来狂吠,还想扑过来咬他。杨布气坏了,一把抓起旁边的棍子,就追着狗打。狗受惊大叫,场面一阵混乱。杨朱听到吵闹声,赶忙跑出来询问缘由。杨布生气地说:“这只畜牲,居然想咬主人呢!”这时杨朱说:“咦!我记得你早上
11、出门的时候,穿的是白色的衣服,怎么现在却换了一身黑衣呢?”杨布就把事情始末告诉了杨朱。杨朱听了以后笑着说:“这就难怪狗儿不认识你了。你想想,如果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变成黑的,你一下子也认不出来啊!”杨布听了恍然大悟。杨朱又说:“狗以为你是陌生人才要咬你,这表示它是很尽责任的呀!”杨布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也就不生气了。1.解释词语。(4分)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缘由:原因。2.关于这个故事的寓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多选)(3分)A.看问题不能光看现象,而要看实质B.即使被狗咬了,也不能和狗计较C.被人误解时要先从自身找原因,不可简单地归罪于对方D.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3.读画线句子,说说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4分)答案 事物的现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判断事物的本质不能单纯依赖表面现象。4.发挥想象,如果你是杨布,最后你会对狗儿说些什么呢?(4分)答案 略五、习作展示台。(30分)时间流逝,我们又长大了许多,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回想我们看过的、听过的故事,或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没有哪个故事对你影响最大,使你猛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呢?请自拟题目,把故事讲述出来。不少于400字。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