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218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选择题1.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诗歌总集()。A.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B.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C.以辞藻华美铺张著称D.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解析:诗经被后世列为经典,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诗经特点不符。答案:A2.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主要是纪念他()。A.不慕名利的情操B.改革弊政的功绩C.爱国爱民的精神D.不畏权贵的气节解析:屈原毕生追求“美政”,反映了他爱国爱民的进步精神,从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爱戴,故C项符合题意;A、D两

2、项均不属于“主要原因”,B项与屈原的主要事迹不符。答案:C3.汉代司马相如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些名句体现的写作风格是()。A.雄奇豪放,瑰玮绚烂B.气势恢弘,辞藻华美C.清浅婉约,不避俚俗D.格律严整,沉郁顿挫解析:“奏陶唐氏之舞”等信息,反映了汉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的基本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汉赋的特点不符。答案:B4.李白的诗豪迈、浪漫,杜甫的诗沉郁、深刻,其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性格气质不同B.家庭出身不同C.艺术风格不同D.所处时代不同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从而造

3、就了他们诗风的差异,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属于主要原因的范畴。答案:D5.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解析:D项是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词句,属于宋词,不可能出现在唐朝。答案:D6.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抒情写意为主流C.既雅俗共赏又

4、凝重沉郁D.充满追求个性的浪漫主义色彩解析:元曲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从而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答案:A7.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我国古代优秀讽刺小说的是()。A.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D.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解析:“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出自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且该语本身就内含讽刺意味,故A项符合题意;B项出自红楼梦,C项出自三国演义,D项出自西游记。答案:A

5、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解析:自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文学主流形式虽然历经变迁,但与文学形式的先进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的变化直接相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9.(原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三言二拍”等文学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生

6、动细腻地反映出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的变迁,展现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材料二探春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曹雪芹红楼梦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三言二拍”属于什么文学体裁?当时“世情小说勃兴”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材料二中红楼梦的主线是什么?探春的话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怎样的态度?(3)如果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应当

7、拟定怎样的探究题目?试写出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题目。解析:第(1)问中的“文学体裁”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社会背景”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主线”可联系红楼梦的内容进行概括,“态度”可依据“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等信息进行思考;第(3)问主要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体裁:短篇白话小说。社会背景: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市民阶层文化需求强烈;社会生活复杂丰富;通俗文学蓬勃发展。(2)主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态度:作者通过探春之口,借贵族家庭甄家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3)题目: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中国古代文学;等等。(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