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211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课后作业:第7课 汉字与书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B)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它与政治统一的趋势是同步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未

2、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工艺和各国文字的统一性,未体现多样性,故D项错误,故选B。2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了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D)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单纯根据某件物品推断,可能四项都对。推测古墓时间应根据出现最晚的物件推断。因此,D正确。3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如图书法

3、字体的主要特点是(B)A外形参差,棱角分明B字体偏长,运笔圆润C字形方正,结构严整D笔画勾连,纵情流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由图中字体可知这是小篆,小篆的风格就是字体略长,笔画圆润。所以选B。A、C、D分别是甲骨文、楷书、草书的特点。4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D)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汉字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排除A项;在汉字统一之前,各地的汉字存在差别,排除B项;材

4、料未涉及中国语言的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在于强调汉字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项正确。5“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祖先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A)A金文的起源可能是和祖先崇拜有关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信息能力。由材料中“扬其祖先之美”可判断金文的起源可能是和祖先崇拜有关;B无法得到材料印证;C说法太绝对;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时期,D错误。6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字体,经历了约7 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是“虎”“象”“鹿”“鸟”四字,

5、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属于小篆的是(B)解析:汉字七体是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7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解析:题干关键词是“隶书”。它是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而来的。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8(2019邢台质检)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新的笔形系统

6、,字形渐成扁方;楷书诞生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逐渐稳定下来了。材料表明汉字演化的规律之一是(B)A由繁至简B循序渐进C外圆内方D多元存在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故汉字演化的规律之一是循序渐进,B项正确。材料强调汉字演化的规律之一是循序渐进,与由繁至简无关,排除A项。外圆内方是指为人处事圆通豁达,内心有固守的准则,与材料强调循序渐进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汉字演化的规律之一是循序渐进,与多元存在无关,排除D项。9某

7、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D)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解析: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本题中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通俗易识、端重庄严。10四位书法爱好者结伴参观了中国古代书法展,他们分别对右图张旭的书法艺术反映的时代风貌发表了不同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C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D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艺术时代背景的理解。张旭生活

8、在唐朝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时代,体现了张扬的个性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B项是唐中后期,C项是宋明时期,D项是明清时期。11(2017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项不是主要因素。C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项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9、12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B)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解析:图片表达的是从毛笔到钢笔再到计算机的变化,既不是书写工具的进步也不是传播手段的进步,排除A、C两项,而计算机使用的也是文字,故排除D项,选择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材料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10、尚书多士材料三: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秦琅邪台刻石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6分)(2)材料二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8分)(3)秦朝“书同文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答案:(1)无道理。因为结绳仅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的汉字起源于原始的刻画符号。(2)有道理。因为商朝已有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3)克服了广阔帝国文化交往中的文字障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以我国文字为切入点,涉及我国文字的产生、统一,从而理解文字的作用。第(1)问要求正确判断材料一中的观点并加以评论。第(2)问要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进行判

11、断并加以评论。材料三突出统一文字,要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3)问。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画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画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

12、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材料三: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请回答:(1)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8分)(

13、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6分)(3)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三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6分)答案:(1)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由繁到简。(2)不认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抛弃民族虚无主义(抛弃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珍爱传统文化等也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