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青玉案)贺铸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武职,四十岁后转文职,做过泗州通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下僚,胸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青玉案是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这首词其实乃是借怀思美人以抒发自己幽居穷处、悒悒不得志的苦闷。这种寄托深厚自然而不露痕迹,对那种怅惘迷茫的愁闷心境的描写又十分出色,所以特别受到人们的激赏。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也不能去只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凌波微步”的美妙姿态而已。“但”,犹言仅,只
2、。表达了作者留恋、遗憾之情。“锦瑟”一句提问,直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悬揣其无人共度之意。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月桥”两句,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里,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到,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
3、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飞云冉冉蘅皋暮过片“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是实写,彩笔新题断肠句。“彩笔”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见而来。
4、由于此情难遣,故虽才情富艳,而所能题的,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赏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词人以“试问”句呼起,随之接连三喻,在叠答中具体形容闲愁情状。三句分别选取颇具江南暮春特征的烟草、风絮、梅雨作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闲愁之多之广,之纷繁杂乱,之缠绵不尽。比喻新颖,不落俗套,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虚景实写,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A凌波B锦瑟C蘅皋D彩笔引领词
5、中的艺术手法.用典巧妙。.连用比喻,借景抒情。主旨归纳善于归纳主旨会让你对词的了解如鱼得水!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绘男女相思之情,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