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月期末模拟试题1.(2014海南卷)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2.(2013海南卷)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
2、要用于生产领域3.(2013新课标)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4.(2010江苏卷)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5.(2010上海秋季卷)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
3、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6.(2014福建卷)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7.(2014安徽卷)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
4、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8.(2014江苏卷)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 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9.(2013天
5、津)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 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 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10(2010上海秋季卷)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11.(2013四川卷)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A、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B、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C、出售国有企业及基
6、础实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D、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12.(2019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13.(2012福建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表2 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
7、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14.(2013上海)以下言论出自于1933年3月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捷径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15. 1933 年 6 月,在伦敦召开的 66 国世界经济会议,英法等国坚决要求美国稳定美元,但 美国坚
8、决拒绝稳定美元,结果双方严重分歧,导致会议失败。据此可知,当时( )A. 美国已摆脱经济危机 B. 英国国际地位下降C.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 经济民族主义抬头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全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务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 摘编白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
9、的影响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批瓶装可口可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2月19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 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
10、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8分)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1: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 图2:凡尔赛体系下的欧洲图3:雅尔塔体系下的欧洲(维也纳体系:1815年,战胜拿破仑欧洲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召开分赃会议,重新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秩序)(1)概括指出近代以来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的政治发展说明成因。(9分)(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版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6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以科学技术为驱动的4060年的长经济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简称“康波理论”或“长波理论”。据网络材料整理
11、材料二 1821年英国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度法案,该法案标志着金本位制正式确立,由此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种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形成。18731896年的经济危机削弱了英镑的国际地位,英镑的国际地位也开始受到其他货币的挑战。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1931年英国被迫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据钟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和张桂文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整理(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轮康波周期波峰时期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并说明英国实施金本位制的意义。(6分)(2)结合第三轮康波周期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
12、展状况,说明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的原因。(8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叶,法国政论家圣皮埃尔首次提出要在欧洲实现永恒的和平,除了建立一个欧洲“邦联政府”之外别无他途。19世纪,法国哲学家比舍主张应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导下创建“欧洲联邦”;圣西门认为欧洲应该成为一个议会制的共同体,各国仍旧独立,但必须摒弃极端民族主义。 据郭华榕、徐天新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强调欧洲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考登霍夫卡莱基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者的人数可观。1930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成立欧洲联邦同盟
13、,但由于相当多的政府犹豫不决,这个计划流产。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三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自1950年起,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取得飞跃发展,该组织于1960年成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并根据你的理解重构这一主题的历史进程。(14分)答案1.A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
14、”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项错误;依据所学,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才开始实施,故项错误。2.A3.D4.C解析:生产过剩,物价就会下跌,“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稳定物价。故正确答案为C。5.C此题考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AD只要从罗斯福行政的内容去分析排除。B项失业率在新政后迅速降到0,这与史实不符。联系新政中整顿金融的措施,C是合理的选择。6.A7.D8.D9.A10.B解析: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内容。自由放任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首先可
15、以排除。社会福利正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这张干预没有减轻负担,反而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11.B1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涨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13.A【考点】日本经济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对图标的解读能力,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A错误,当选,从外
16、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C也正确。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14.D考察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故应选D。15.D 【详解】材料表明就美元稳定问题的会议英法与美国因分歧而失败,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抬头,故D符合题意;1933年的美国尚未摆脱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只能反映英国的设想,不能反映英国的国际地位,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与世界大战无直接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6. (1)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租让制奠定了合作的基础;苏联工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西方
17、国家的技术支持;西方国家因国内市场饱和而急于扩大外部市场。(2)共同点: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都注重对外引进技术和资金;都体现了对外市场的开放性。不同结果:苏联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而停止了对外技术引进;中国则通过不断扩大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17. (1)变化:从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到宰割德国瓜分欧洲,再到两极格局的对峙。成因:1815年,战胜了拿破仑帝国的反法同盟召开维也纳会议,摧毁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确立了欧洲的封建国家体系,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对德国等战败国进行了宰割,重划了欧洲的版图。二战后,
18、美、苏、英、中等盟国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对欧洲进行了两分天下的划分。(2)影响: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促进了新兴独立国家的出现;激化了有关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短暂的和平。(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同样得分)18. (1)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意义: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2)原因: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引发了国际货币信用危机。英国遭受严重冲击,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
19、加恶化,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经济霸主地位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竞相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开展贸易战,冲击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一战前后经济长足发展,并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率先摆脱经济危机,使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19.主题:欧洲的合作问题。(2分) 层次三:闸述能够结合材料,从欧洲合作的早期探索、现代合作的背景及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规律性认识。(912分) 示例: “欧洲联合”的观念由来已久,它随着时代被赋子新的内容。近代法国的圣比埃尔就提出了建立“邦联政府”以实现欧洲和平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和平”是欧洲走向合作的初衷。(阐述欧洲走向合作的早期探索,2分) 文艺
20、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阐述现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彰显了各成员国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决心。伴随世界经济区城集团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欧洲的合作进步深化。(阐述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过程,4分) 欧洲的分裂与合作是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迁的一个缩影;
21、合作共赢,是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欧洲合作史实形成规律性认识,2分) 层次二,阐述仅仅从某角度着重阐述。(58分) 层次一,阐述罗列观点,运用史实不准确,思路不清晰。(04分)17. (1)变化:从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到宰割德国瓜分欧洲,再到两极格局的对峙。成因:1815年,战胜了拿破仑帝国的反法同盟召开维也纳会议,摧毁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确立了欧洲的封建国家体系,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对德国等战败国进行了宰割,重划了欧洲的版图。二战后,美、苏、英、中等盟国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对欧洲进
22、行了两分天下的划分。(2)影响: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促进了新兴独立国家的出现;激化了有关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短暂的和平。(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同样得分)【解析】【详解】(1)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也纳体系体现的是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体现的是宰割德国瓜分欧洲;雅尔塔体系体现的是两极格局的对峙。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
23、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因此可归纳出变化是从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到宰割德国瓜分欧洲,再到两极格局的对峙。(2)影响:结合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变化可知,关于影响可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激化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矛盾及维护了短暂的和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8. (1)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意义: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2)原因: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引发了国际货币信用危机。英国遭受严重冲击,英国
24、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经济霸主地位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竞相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开展贸易战,冲击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一战前后经济长足发展,并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率先摆脱经济危机,使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解析】【详解】(1)地位:根据材料可知,第一轮的时间在1800-185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开展的时期,此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意义:根据“由此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得出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再根据所学可从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
25、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等角度概括。(2)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三轮的时间是1900-1950年,期间西方国家经历了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引发了国际货币信用危机。原因:根据“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危机的影响方面进行概括,主要从英国遭受严重冲击、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贸易保护政策盛行、美国一战前后经济长足发展并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率先摆脱经济危机、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等方面概括。19.主题:欧洲的合作问题。(2分) 层次三:闸述能够结合材料,从欧洲合作的早期探索、现代合作的背景及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规律性
26、认识。(912分) 示例: “欧洲联合”的观念由来已久,它随着时代被赋子新的内容。近代法国的圣比埃尔就提出了建立“邦联政府”以实现欧洲和平的设想。由此可以看出,“和平”是欧洲走向合作的初衷。(阐述欧洲走向合作的早期探索,2分)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欧洲国家陷入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阐述现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27、,彰显了各成员国消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决心。伴随世界经济区城集团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欧洲的合作进步深化。(阐述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过程,4分) 欧洲的分裂与合作是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迁的一个缩影;合作共赢,是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欧洲合作史实形成规律性认识,2分) 层次二,阐述仅仅从某角度着重阐述。(58分) 层次一,阐述罗列观点,运用史实不准确,思路不清晰。(04分)【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三则材料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概括总结,材料一主旨是欧洲走向合作的早期探索,材料二是现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材料三是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过程。据此,不难看出三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关于欧洲的联合或合作问题。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三则材料进行史实建构,对材料一可直接引用材料圣比埃尔的观点,点明近代仁人志士已有欧洲联合的初步想法,对材料二可用相同的文化传统(古希腊罗马文化)、近代战争的教训(如普法战争)、二战后欧洲的普遍衰落、美苏格局的冲击等史实,对材料三可用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欧盟、欧元等史实来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