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课前导入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应谨记: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你看,春天里枝繁叶茂的小树,到了盛夏却枯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走进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启示的。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枯萎、集贸市场、适宜、订立”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重点)3.明白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难点)学习目标课文链接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问题。调查主体在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
2、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字词超市【订立】双方或几方把商定的事项用书面形式(如条约、合同等)确定下来。【枯萎】干枯萎缩。【调查】对客观情况进行考察、了解。【测量】用各种仪器来测定地形、物体位置以及测定各种物理量(如温度、重量、地震波、电压等)。【集贸市场】商品交易的场所。【投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投入资金。【措施】为解决某一问题所采取的办法。【适宜】合适;相宜。【方便】使便利;给予便利。默读思考,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1.默读课文,认识生字。2.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3、课文分为几部分?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课文导读1.全班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1)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春天(发芽、长满绿叶)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2)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调查”部分:(1)默读这部分中的第1自然段,说说作者在调查过程中是怎样做的?作者实地考察,运用步量法、统计法,以及拍照、画图等方法,进行细致调查。(2)默读这部分中的第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3.学习“分析”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对国
4、槐树苗成活率进行分析,并发现死树大多靠近集贸市场。(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小树非正常死亡多;生长环境差。4.学习“结论”部分:(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2)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思考:(1)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大量的事实告诉我,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5.学习“建议”部分: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园林部门与集贸市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作,坚决制止毁树的不良现象,并应当与每个摊主订(dn)立“保护绿化成果合同书”,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做到护树有奖,毁树必罚(f)。这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说明了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课文妙解层次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