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为学内 容 设 计 区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学科语文课题主备人主备日期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3、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4、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5、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6、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8、子何恃而往 四、提升训练:1.“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_”,表现了他只强调,“_”则不但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_”表明贫者对物质
2、条件的要求之低。3.“_,_”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_”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_”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4.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5.贫富二僧的鲜明对比证明了什么道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讨论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教案序号修改日期复 习目 标1识记文中重点词句解释、翻译2能准确默写文中的名句3理解文章主题及写作意图。重 点难 点1识记文中重点词句解释、翻译2理解文章主题及写作意图。内 容 设 计 区导学设计、错题更正区一.展示目标(见学习目标)二.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三.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为学选自 ,
3、原题是“ ”,作者是 ,代文学家。(二)给加点的字注音:一瓶一钵( ) 迄乎成(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贫者语于富者曰( ) 为学( ) 久而不怠( )子何侍而往( ) 蜀之鄙( )(三)重点字词解释:1.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_2.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_ 、 _3. 屏弃而不用:_4.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_、 5.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_6. 蜀之鄙有二僧:_7. 贫者语于富者曰:_ 8. 子何恃而往:_ 9.犹未能也 _ 10. 越明年_ 11、欲买舟而下: 12. 贫者自南海还_ 13、吾欲之南海: 14、西蜀之去南海: 1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四)翻译句子: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依照知识提纲复习,强化记忆教师点拨学后总结审阅签字:上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