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梦圆飞天说课 第二课时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建设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 指导学生精读感悟,体会飞船发射过程人们的心情;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 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
2、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教学重、难点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树立对祖国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四)、课时安排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课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第三课时:总结全文,把自己收集有关“神舟”飞船信息进行交流。 (五)教学预备 多煤体课件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数在朗读和回答问题上
3、还活跃,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不过在收集信息这方面,由于条件有限,学生在要求上比较困难。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一)、说教法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
4、阅读实践中处我构建、学习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三大部分进行(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部分我从四个要点来 1、谈话引入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当你的梦想实现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呢?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5号飞船发射过程 3、理清文章脉络 4、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送行:人们心情激动 梦圆飞天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布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二)、围绕板书进行教学 1、送行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 、我向学生
5、提出三个问题 A、2003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 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 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 让学生来讨论交 、指名学生反馈 、教师小结 (希望这时刻快点到来) 2、发射 、指名朗读 、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倒计时和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的这些词语,感受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 、教师小结 3、问候 、我在这里提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齐读第三段 、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 、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 、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语
6、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布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 4、圆梦 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梦圆的意义是什么? 、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 、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航天梦是怎样实现的,从而感受到梦圆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对太空的爱好,对立对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好地突出了本组练习的重点。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能直观地反映课文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送行:人们心情激动飞天 今朝成真 梦圆飞天 发射:扣人心弦 问候:布满自豪 梦圆: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