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小桃树贾平凹作者简介:贾平凹(w)(1952年2月21日),男,陕西丹凤人。陕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曾多次获文学大奖,1988年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学习目标:1.学会5个生字。2.默读课文,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满怀真情的进行细致描绘的方法。(难点)字词积累忏悔淅淅沥沥摇撼矜持恍然大悟执著撂在灼灼其华颤抖图片欣赏整体感知(一)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2节):眼前情景。第二部分(3 8节):回忆过去。第三部分(913节):眼前情景。第四部分(14 节):希望中的小桃树。整体感知(二)理清文章线索: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 萌芽 长到二尺来高 有院墙高了 开花 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暗线:我的经历: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天地狭小、孤陋寡闻 进城读书,感到渺小 走上社会,想干一番事业 长大成人,方知人世复杂,极左路线,遭受种
3、种不幸 仍像小桃树一样追求幸福与理想。整体感知(三)抓住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对小桃树及自己经历的记叙,表现了作者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仍然坚定不移的追求人生的幸福、美好的理想。(或者说,抒发了作者为实现理想经受磨难,不懈努力的情怀。)细读课文,局部探讨: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我常想给我的小桃树写点什么”,为什么“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呢?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常想写”说明我的小桃树有点特殊经历,“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点什么了”,所以感到安慰。开头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2.第二段,作者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运
4、用拟人手法,一个“瘦”字用得十分贴切,“容颜全褪”,令人辛酸、痛心。可见作者的心情是无奈、痛心、怜惜小桃树等(面对残酷现实,我万般无奈,只能骂自己是孱头。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桃树与我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自然引起对往事的回忆。)3.第三段中,奶奶给桃吃时说的那番话,对我有什么启迪?明确:启发了我孩提时代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朦胧向往。4.作者多次写到“桃核儿在院子角落里”,“它长得不是地方”,意味着什么?明确:小桃树生长环境差,遭受冷遇。5.作者说埋桃核儿是“蓄着我的梦”,后来又说“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这些话应该怎样理解?明确:在奶奶的教育下,作者从小萌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随着小桃树的长高,这种愿望和理
5、想也更加强烈了。6.作者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这句话怎样理解?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绿色是和平、希望的象征。)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从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饶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课后习题:二、为什么说说小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我”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愿望?答: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了桃核,希望“让它在哪儿存者我的梦”,所以说小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小桃树寄托了作者对
6、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的坚定信念。三、体会下面两句话的含义。(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答:这是作者渐渐成长时对人生生发的感叹。人生旅途本来就是充满艰辛与磨难的,而当“我”走出大山,来到城里,准备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懂得这一点,没没有做好承受人生风风雨雨洗礼的准备。(2)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骨朵呢。答:这是作者的真情表白。“我”从小桃树身上又找回了昔日战胜困难的勇气,找回了原来的自我,找回了曾经拥有的理想;“我”从小桃树身上领悟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应当迎难而上,顽强的抗争。从小桃树身上,“我”获得了终生拼搏的力量。中心思想:课文围绕小桃树展开,借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来抒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表达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不懈的追求。归纳本文写作1.双线结合2.托物言志3.先抑后扬4.语言深刻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