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165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西汉设立中朝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院ABC D 【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把持了选官大权,不能体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排除含的选项即知应选D项。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

2、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D【解析】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明显错误,排除A项;唐朝是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中枢机构是保障皇权的工具,排除B、C两项;分析材料可知,D项符合题意。3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意在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进士的出身构成看出,官员的选拔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庶族、小姓子弟具有涉及,由此体现出科举制打破原

3、来的门第观念,兼顾了各阶层,但是士族子弟占的比重较大,说明其还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项。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山:“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D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发生于秦汉和唐代,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突出变化是中央中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上的郡县制,唐朝时的突出变化是实行三省六部制,故符合题

4、意的是B项。5“凡厥衣冠(冠族华胄),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A是汉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门第出身决定官品大小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特征的理解,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冠族华胄,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可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的选拔标准是依靠门第出身。6下图为象牙腰牌,其主人是明代官员王忬,腰牌上写有“给监察御史王忬佩”。他的职责是()A监督地方官员 B监督六部业务C对宰相分权并监督 D谏正皇帝过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明代监察御史的职责是监督地方官员。7 徐

5、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周秦之制”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只有郡国并行制“兼用之”。8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苦恼”,统治者曾采取的措施有()三省六部制 皇位继承制科举制 刺史制A BC D【

6、答案】C【解析】诗歌中涉及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选拔官吏的问题,但未涉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问题,排除带的选项,故选C项。9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答案】B【解析】明代皇帝不上朝理政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依靠的是“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排除A项;六部掌握实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军机处设置于清代,排除D项;明代内阁的设立起到了题中所述作用。10宋太祖立下了“不欲以言罪人”“不杀士大夫”

7、和“优待文士”的誓规。宋仁宗时期蔡襄曾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上述材料说明宋代统治政策的突出特点是()A分化事权B科举取士成为选官的唯一渠道C宋朝官员都是文人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不杀士大夫”“优待文士”及宋代官员“大率以文词进”说明了宋朝官员选拔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文人占很大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宋代统治政策的突出特点是“重文轻武”。A项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B、C两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项。11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

8、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功夫,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A汉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宋太祖时,设立通判,监督知州,故选C项。12清史稿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该记载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相权不断受到压制B清前期君相矛盾空前激化C军事权力日益超越内政部门D专制主义空前加强【答案】D【解析】据清史稿和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 二、非选择题13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

9、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材料二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材料三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

10、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材料四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答案】(1)特点: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作用:打破了豪门世族对

11、政治权力的垄断;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2)特点:内容限定、格式限定;缺乏社会责任感。后果:造成了大量的无用之才。(3)科举制主要是培养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新式学校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4)可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以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为素材,综合考查了科举制的积极性和局限性,通过大量材料创设了一个新情境,提供了一个答题的平台。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14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方法一史料研习玉玺是中国

12、古代帝王权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对于古代帝王用品的收藏与研究日趋火爆。2009年11月5号,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但有文物专家鉴定其为仿品。(1)下面几条鉴定真伪的依据中,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哪条?简要说明你的理由。A民间有关乾隆玉玺的传说B玉玺的制作、玉玺的优劣、印文篆刻等方面C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玉玺的鉴定结果D伦敦苏富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方法二问题讨论(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3)某同学整理了有关“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特点”的内容。请补齐空缺部分。皇帝独尊,如:皇帝自称“朕”。_,如:_。_,如:_。(4)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B项;理由:B项是实物资料,文物鉴定最重要的依据是实物资料。(2)方式与作用: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3)皇位世袭;预立太子。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军国大权。(4)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皇帝是专制的象征,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不利于社会发展(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