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打白骨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和孙大圣一起去:“三打白骨精”(读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出示一组写孙悟空的词:神通广大、上天入地、金刚不坏、武艺高超、降妖除魔、叱诧风云、三头六臂、火眼金睛(你从中读出了什么?)3、质疑:这么大本领的孙悟空为什么要三打?二、精读课文二、三自然段。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用不同符号画出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和孙悟空三打
2、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说说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学生交流:(一)出示“一变”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1、你能用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这是妖怪吗?2、“径直、特地”是什么意思?从“径直、特地”能看出什么?3、其实这个美貌的村姑也大有文章,自己读读,你读出了什么?4、指导朗读出示西游记原文:冰肌藏玉骨,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逐句理解)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花容月貌 冰清玉洁)5、指导朗读:这种美貌背后藏的是什么?(把你的感受放到
3、文中句子中去读一读)6、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出示(指名读)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1)指导学生评价:“造化!造化!”(溧阳话会怎么说?)(2)“造化”对于白骨精来说是福气,而对于唐僧来说意味着什么?(师:真是狠毒的白骨精!)指导朗读(二)出示“一打”急打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1、自己读读,谁能读出孙悟空心里是怎么想的?2、总结:急打三、学生自学“二打、三打”要求: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二打、三打,看看你能不能看出这也是妖精?孙悟空又是怎么打的?交流:(一)板书:二变老妇人
4、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1、怎么看出是白骨精? “闪”为什么不能用“闪”?写老人不能用“闪”,用什么?(颤颤歪歪,走一步、晃三下)为什么要“哭”? (为了引起唐僧的同情,利用了唐僧善良的本性,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到唐僧肉。)其实这哭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藏的是恶,藏的是刀,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成语?(笑里藏刀哭里藏刀)2、谁能说说此时悟空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板书:怒打)(二)板书:三变老公公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一棒打死了妖精。1、齐读,你怎么看出他
5、是妖怪?2、孙悟空这次又是怎么打的,你能读出他心中的想法吗?(板书:智打、暗打)3、课文学到这,请同学们好好研究研究白骨精这三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板书:变村姑、变老妇人、变老公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连环计。诡计多端、不择手段)(1)又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你眼前?(勇敢、机智、坚定)分别从哪里读出来?(2)谁来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孙悟空的特点来。(齐读本段)4、孙悟空一打、二打、三打,打的这么开心,故事里的唐僧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教师范读唐僧的相关语段: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
6、,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1)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唐僧?(2)老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读一读,看看能否和你的思想产生共鸣?唐僧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大慈大悲,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相当窝囊的人物,一旦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滚下马鞍,涕泪交流,一旦离开了徒弟,他就连饭也吃不上。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以致会被妖怪利用,孙悟空主动除妖时
7、,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甚至闭上眼睛大念紧箍咒,甚至于与其断绝师徒关系,使孙悟空无法去战斗除妖,结果自己往往会遭灾受罪。(3)唐僧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说他“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认为唐僧心中的“善”指什么?(4)你觉得孙悟空作恶了吗?他心中的“善”又是什么?(忠心耿耿、斩妖除魔、伸张正义)四、体会课文反复叙事的特点过渡:白骨精为了能吃到唐僧肉,三次变化,这么不择手段,最后终于在孙悟空的一棒之下化作了一对骷髅,可谓是自寻死路。同学们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一次就打死白骨精,为什么要三次才打死呢?1、学生回答,师总结:这叫反复叙事,可以使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更
8、能使故事引人入胜。2、其实在四大名著中,跟“三”有关的事情还不少呢?出示: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诸葛亮三气水浒传宋江三打红楼梦刘姥姥三进五、作业1、把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2、班级讨论会: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反思三打白骨精通过讲述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反映出了孙悟空的善于识破诡计、机智勇敢和坚定不移的斗争品质,虽然孙悟空的个性是鲜明的,特点是多元的,但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的体现又是各有侧重的。“一打”中主要是通过对孙悟空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对白骨精诡计多端的渲染,对唐僧人妖不分的刻画,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综合地反映出了孙悟空的善于识破
9、诡计和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而“二打”、“三打”则是立足“一打”的起点,更加突出地展现了孙悟空“坚定不移”的品质,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起点,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欲“情”故纵,意思就是要唤起学生对学文的浓浓情趣,对孙悟空情真意切的感受,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较宽泛甚至是较为放任的空间。新课标指出要尊重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悟空的善于识破敌人诡计和机智勇敢的?”通过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统领全文的教学。首先是通过初读,让学
10、生整体感知悟空的特点,尽管此时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零碎的,并不系统的,但却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接着通过让学生了解“一打”的经过加深学生对悟空的机智勇敢的认识,继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动画片断的欣赏,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深入地感悟悟空的特点,最后再通过全段的朗读。回归整体,唤起学生对悟空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我也通过课前谈话中让学生放声投入地唱,揭题前夸张逼真地演,初读后无所顾忌地说,学文时各种形式地读,来给学生营造一个激情燃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了解情、体会情、感悟情、表达情”的过程中度过激情燃烧的40分钟,也展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穷的魅力。(2)“读”来“读”往。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
11、读过程中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意思就是如此。我个人觉得咱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等同于标准化生产基地,咱们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标准化生产的产物,朗读指导也无需标准化,一刀切。因此,课堂中我就竭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个体的、群体的、集体的、分男女的等等,使课堂上实现“读”来“读”往,尤其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的朗读训练,来提高读书的“含金量”。二、教学实施:“课”随主“变”顾名思义课堂实施要随着课堂的主人也就是学生学习情况及起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关注的,所必须做到的。针对学生对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情节已了然于胸,就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
12、直奔主题让学生谈读后感,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潜心入文本,去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人物特点。课堂中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充分尝试的空间,学文时也能根据学生发言随机组织教学,使课堂上学生真的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而教师呢,则是难得糊涂、袖手旁观,只在该出手时才出手。三、教学效果:“语”味无穷新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还语文教学以本色,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该“语”。今天的课上,我就力图充分地利用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综合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通过看动画,想像还原、表演、比较等各种手段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反复对话,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语文基础,使语文不只是文本的语文,更是生活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