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会 合 作(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演讲。2、初步认识演讲词的结构特点,学习文中列举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并仿照表达,用上“总之”或“可见”,得以让自己的表达有序、清晰,中心明确。2、在合作实践中感悟合作,仿写课文片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教学准备:搜集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探新,直奔重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学会合作。2、这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是重点,是关键,作者是怎样把想说的理合作,说清、说透的?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掌握这些,我们的表达能力就得到提高。二、研读第二自然段,学表达。先看作者是如何抛出话题,引出观点的。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哪些地方的表达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中心句、总分总结构、分号、省略号、总之、关联词语、同学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把这一自然段所能承载的教学价值都挖掘了出来,这就是合作的力量。我们的课堂因为同学们人人的努力而如盛宴了。再次回味,齐读第二自然段。过渡:合作的确重要,关键是怎样合作,特别是要想取得卓有成效的合作,该怎样做呢?这也许是我们大家都最为迫切想知道的。课文哪里向我
3、们具体阐述?三、研读第四到六自然段,感悟合作方法。1、这段是怎样具体阐述的?用了什么结构?师读设问句,学生朗读总结句回答。2、举了几个事例?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因为4、5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6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事实胜于雄辩”)3、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1)请生朗读第一个事例,说理文中的叙事有什么特点?学生发表各自的发现。概括,但又不失生动;明了,但又详细。(2)课件出示交响乐团演奏乐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置身于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中。请生朗读,面对这样的场景,你想说什么?(3)现在,让我们学习这种目标统一、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来合作朗读第
4、4自然段,大家有信心合作好吗?(分部分读)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和经历无处不在,请你也“概括,又不失生动;明了,又不失详细。”为大家介绍。4、研读事例二:逃生游戏(1)小合作也许你并不以为奇,但是,在危机生命的时候,合作又怎样进行?请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图,思考,谁最先出来,谁最后出来的?这七个人的逃生顺序是怎样的?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你会选择第几个出来?为什么?指名说说。“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患难见真情”图文结合,知道成功的合作有许多因素,团队要有领导者、核心,要注意分工和服从等。让学生猜,指挥这个实验的女孩是第几个出来的?你为什么这样判断?在议论纷纷中明确合作的诸多要
5、点。(2)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成功原因是什么?(3)我们会说,会做吗?我们是语言的巨人,是行动的巨人还是矮子呢?教室逃生演练。谈感受。朗读课文第六小节。5、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和经历无处不在,请你也“概括,又不失生动;明了,又不失详细。”为大家介绍。6、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6自然段)7、这两个事例的叙述顺序交换一下可以吗?再次朗读,突出关联词语,表达顺序的层层的递进。8、能否用我们
6、的事例替换文中的事例?为什么?四、受课文的逻辑顺序,学习表达。课文中一共有几个问句?这三个问句的位置可以随意互换吗?为什么?你能说说问句在文中的作用吗?改写最后一小节,加上设问句。关联词语可以换成只要就吗?体会:准确,又不失力度。请一生进行改写演讲:用上“设问句、总之”让我们牢记:我们是人,让我们在合作中学会写好这个“人”字。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1、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2、模仿本文用典型事例说理的方法,写一篇“学会_”的演讲稿,并在班内进行演讲。教后反思:本课是一篇说理文,对于学生来说,它的语文学习价值有哪些呢?教者面对教材,首先思考着这个问题;其次,思考
7、,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应该在课堂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师生应该如何向着目标去呢?在反复研读教材后,我让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各自承担了相应的任务,这样,第二课时就学有重点,着力语用。一、据文定标,自求而得。课文第二段的语言通俗易懂,很是直白,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学生读之,应该有怎样的收获和成长呢?立足与六年级的学生,我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应该具有的学力,或者应该培养的他们的阅读思考习惯。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认真朗读第二小节,这段中的那些表达吸引了你的注意,引发了你的思考?学生以学习主人探究者的身份投入,于是他们得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竟然把这段的文本价值淋漓尽致地一一挖掘:这段是总分总的
8、结构,让读者阅读之后,对内容一目了然;这段在说明道理时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列举现象周到,省略号的运用给人想象的空间,表示内容的省略,还进行了文本的补充;用上“总之”,明白告诉读者这是总结前文,“不论都”关联词语更是强调了人人都离不开合作。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发现者、建构者、引导者、生长者,学习充满了探索的好奇和满足的兴奋。二、设疑导学,关注表达。说理文的举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说理文中的事例描述和一般记叙文的写作是不一样的,会有哪些不同?演讲稿应该怎样写?语文学习的本质和独当之任是学以致用。鉴于此,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概括出说理文中叙事的特点:简洁,又不失生动;概括,又不失详细。并朗读赏析文句具体体会。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合作体验,举例,学生就说有方法,心中有数。而学生运用设问句和总结词改写课文的第七小节,更是一个大的智力挑战,也是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本段内容和内化所学表达方法的一个检验,学生在深思后的表达,令人满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