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备考指要本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知识是考查重点,其中多以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农”问题、低碳经济等为背景,多从措施层面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考点精讲精析】考点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知识梳理1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主要特
2、征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全面建设小
3、康社会的重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表关系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不同点标准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只是刚刚跨进小康社会的门槛十七大: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生活质量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十七大: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
4、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社会发展状态发展很不平衡发展不均衡的小康。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十七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相同点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
5、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十一七大提出的全面小康新要求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温馨提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误区警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全面发展进步的目标。5.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6、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温馨提示】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考点4 促进国
7、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 知识梳理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更要性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8、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误区警示】(1)科学发展观突破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极大地丰富了发展的内涵。(2)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是否科学不能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而要看社会总福利增长;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
10、人群。4.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重要性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
11、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即3个转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缩小收人差距,保持社会
12、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三大产业的划分三大产业分类法主要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划分标准。三大产业指向包含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旅游业、饮食业、仓储业、房地产业、文产业等【温馨提示】不能将“又快又好”与“又好又快”等同起来,“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又快又好”,既追求速度,也追求质量,即“快中求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
13、发展的要求。现在把“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快”的前面,表明要比以往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要在“好中求快”,这更加契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易混点归纳】 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就能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信息及时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又存在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剩余的具体国情。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应该应该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
14、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仅仅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上述观点是片面的。二、典型例题1(2010四川)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困扰中国人的( )问题从此得到解决。A吃饭 B穿衣 C住房 D交通【解析】本题是填空式选择题。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主要是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故选A项。【答案】A2(2009辽宁)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
15、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新目标( )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降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强调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A B C D【解析】结合十七大的新提法考查对热点问题的理解能力。说法有误,这一目标不仅没有降低要求,反而更提高了。故选B。3(2010广东)漫画“增长”的背后的经济生活寓意是(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B要统筹城乡发展C牺牲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必然代价D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时GDP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以
16、牺牲资源、环境的代价去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值得我们去深思!因此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答案】A4(2010福建)用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并发电,用鸡毛、鸡肠等制成高蛋白的鱼饲料。鸡粪、鸡毛、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养殖业鸡肠等“垃圾”不但没有污染水源,每年还能带来数千万元的产值。这启示我们( )A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B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C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D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解析】题中材料不属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A和B应排除。将“垃圾”变废为宝,既清洁环境,又带来更多的产值,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