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46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7)_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世界充满爱之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学习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

2、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

3、、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队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2、读懂本课内容

4、,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愿意相互信任,都愿意让世界充满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非洲少年互信互爱的故事。齐读课题:生读:卖木雕的少年(学生可能“的”字读得不够好)师:汉语中的“的”字要读轻,读短,再来一遍。生读师范读。二、出示目标师:学习要有目标,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1.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人物不同状态的语气。) 2.我能认识栩、释、豫等11个生字,会

5、写售、辨、端、堆等14个生字。 3.我能体会国家和人们互帮互助的友好精神。 4.我能通过课文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 三、自学反馈师:这些目标能不能达到,就看这节课你有没有认真投入学习中。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进行预习反馈。同桌检查学案上的词语和他写的四字成语,全读对的给他划上一个笑脸,有读错的不划笑脸。生相互检查。师巡视。师:刚才的检查效果好不好,老师要抽察一下,开火车来读这些词语。生开火车读词语。师:咱们的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很长的词语,它是一个瀑布的名字,它就是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指名读(2 人)师范读,生齐读。展示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文中的四字词语小组检查,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说

6、一个句子)师:这两个四字成语老师很喜欢,谁来读读?生读师:它是形容什么的?生:坐凳。师:连起来,说完整。师:是啊,这些坐凳不仅设计想法好,而且雕的手工也好,这就叫构思新奇,栩栩如生。师:这两个四字词语,出现在文章第几段?生:第4段。师:你来读读这一段。(学生读得慢,读得不够味)师:最后一句的两个四字成语要重读,稍慢一点,才能读出这些坐凳的神奇。谁再来?生读。师:碰到这么漂亮的木雕坐凳,作者喜欢的不得了。想要赶紧买一个。师板书:买木雕师:结果作者买成了吗?生:没买成。师:为什么?生:木墩太重,没发带回国。师: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弃木雕。板书:弃木雕。最后少年送给了作者一个小木雕,作者终

7、于得到了一个精美的木雕。板书:得木雕。师:课文就是大体分这三个部分来写的,谁能根据这三个词语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我到非洲旅行,想买木雕却因木雕太大没买成,最后得到了少年送的一个小木雕。师:我把这三个词改一下,看你能不能说出故事内容?卖木雕、剩木雕、送木雕。生:一个少年卖木雕给我,却因木雕太大没卖成,少年就做了一个小木雕送给了我。师:这三个场景中,哪一个写得详细、具体?生:第三部分。(引出详略的写作方法,写作指导:我们写文章就是也样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想突出的地方就要多写。)四、合作探究师:多么善良的少年啊,作者在课文中没直接说少年的善良,而是通过少年的言语和行为来表现的,请你划出描写

8、少年言行的句子,小组里讨论下,少年当时会想些什么?生交流讨论。师巡视。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完后请该同学读读那段话,语文要多读)生汇报:五、当堂检测这么优秀的少年,让我们写几句话夸夸他。可以与他对话,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可以给他写信。生写,师巡视。六、拓展提升师:同学们,中非友谊亲如一家。从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听到了,看到了。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地球大家庭中,我们是朋友!我们都把爱给了对方。一位诗人曾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为了支持南部非洲国家发展,中国人民节衣省食援建了坦赞铁路,这是非洲第一条铁路。在这条铁路的建设中,有65名中国优秀儿女长眠在非洲大地。同样,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时,非洲兄弟给我们投了许多票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和非洲同命运、共患难。只因为这样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我们是朋友!师: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我们厚德爱人的精神,中国人棒,中国救援队,真棒!看课本28课, 划出最感动你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课文感情主题没必要深挖,让孩子体会到即可,不要升华一些大而空的主题,要让学生从生活细节处感知爱。)生:汇报交流。师放歌曲。师: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希望同学们多多付出自己的爱,常常回报别人的爱,把爱的春风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