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训练题(无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_当然是最主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2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写字教学的要求包括:会写_个左右的汉字等。3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包括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掌握汉语拼音,能运用汉字结构规则分析字形和学会使用_。4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课堂,首先,要使_与生活联系,富有时代气息;其次,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5言语功能和学生_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6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_的任务。7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_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方法。8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_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9语文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应以语文_为准则,突出能力考核。10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念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教学方法问题、_问题和师生的发展问题。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3、2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于文本的对话。()3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4一些国家开设的综合性课程在价值取向和宗旨方面有不少共同之处: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团结合作,强调能力和实践的密切结合。()5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序列可以根据情感与态度、过程与能力、知识与方法三个维度表述。()6语文试题种类很多,根据被试作答的范围和评分方法的不同,可将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论文式试题两大类。()7一次完整的语文书面考试,在实行及评分之后有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结果分析,即分析本
4、次考试质量。()8识字评价定位在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9确定研究对象;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方案;跟踪研究,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形成结论,撰写个案研究报告。这是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实施步骤。()10语文教学调查报告是反映语文教学调查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结论与建议、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长期争论不断。20世纪90年代以后,争论的集中点是()A
5、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B.工具性C.人文性D.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思想性关系2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A语文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价值取向C.课程评价手段D.课程评价主体3到了唐朝年间,逐步取代仓颉篇的新的识字读本是()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千家诗4先用约一个月的时间教汉语拼音,强化直呼音节训练和书写音节训练,为读写训练打基础。然后通过大量阅读的训练,解决“识”字问题;通过写字课,系统教学汉字的书写规律,解决“写”字问题;通过写作训练,解决“用”字问题。这种识字教学方法是()A集中识字B.分散
6、识字C.注音识字D.韵语识字5教学结构分为“创设情境,自读自悟;读读议议,披文入情;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积累运用”四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模式是()A理解型教学模式B.基本型教学模式C.感悟型教学模式D.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6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做法的是()A“情境教学”实验B.“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C.“尝试教学”实验D.“大量阅读,双轨运行”7说明为发展各种语言功能,应如何根据各阶段的主导活动确定相应的作文内容的是()A思想内容积蓄系统B.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C.思维能力训练系统D.语言功能发展系统8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
7、部分。将学习评价分为目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两类,所依据的标准是()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B.评价内容C.评价用途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9多方评分法、分项评定法、九堆评分法、参照量表法和整体评价法等是()A识字写字的评价方法B.阅读的评价方法C.口语交际的评价方法D.习作的评价方法10调查研究可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和比较调查。划分的依据是()A调查对象B.资料收集的方法C.调查的功能D.研究的范畴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课程资源2探究性阅读3口语交际教学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语文”课程定名的含义。2语文课程资源的构成。3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4口语交际教学的动机激发策略。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小学各个学段作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2语文教学研究计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