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论教养l 利用旁批,在自主阅读中区分观点与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观点。l 学习运用大量生动事例加以论证的方法,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学习目标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政治家、文艺理论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准备自读齐读课题论教养,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从“论”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议论文。“论教养”也可以看作这篇文章的论题。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题是论点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准备自读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个旁批是与文章体裁有关的?哪几个旁批与文章内容有关?你还有哪些
2、疑问?编者在论教养中标注了七处旁批,其中两处直接点明本文的文体,五处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关。准备自读恪守()允诺()汲取()扭捏()箴言()嚼()尴尬()涵养()矫揉造作()恕我直言()絮絮叨叨()大发雷霆()疲惫不堪()自吹自擂()nijioknuzhnhnjshnkntnjioxli准备自读请大家自主阅读,借助导读资料,勾画批注,尝试完成文章结构图。开展自读中心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一、开门见山,引入论题(12)二、列举“无教养”的表现(310),阐释“有教养”的表现(1112)三、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1317)四、总结全文,重申中心论点(18)开展自读第
3、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凸显什么是真正地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深入自读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但很少人能从中获益,其原因是这些书籍“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深入自读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再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深入自读文中作者 由论述
4、“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入自读文章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本文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1、12段阐释了“有教养”的人的具体表现。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深入自读举例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在家里却懒得做家务,通过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深入自读对比
5、论证:根据要求进行仿写,任务二选一。第510段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谈“无教养”的表现。请你仿照第5段,运用“假如可是那么”的句式,调动生活经验,写一个“无教养”表现的例子。任务一读写结合读写结合第17段作者从日常生活中谈“优雅风度”的表现,请你根据作者观点,运用“不要免得”这个句式,调动生活经验,写一个“优雅风度”表现的例子。任务二论教养举例论证无教养的表现对比论证中心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表现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教养的本质尊重可是回顾文章结尾处总结说“只需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关于“教养”,除了“尊重”,你觉得还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你的观点。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