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7 井冈山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井冈山美丽景色的热爱、赞美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交界的罗霄山脉中,山高林密,地势险峻。1927年秋,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因而这里被称为“革命摇篮”。黄洋界: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一九二八年八月三
2、十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读读下列的词语崇山峻岭盘旋而上慕名已久山势巍峨峰峦峻拔郁郁葱葱逶迤前行涓涓清泉烟波徐徐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蒙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想想课文都讲了些什么?2、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一扑进她的怀抱,崇山峻岭、涓涓清泉马上映入眼帘。井冈
3、山如此美丽,仿佛仙境一般。高大险峻的山岭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来到慕名已久的黄洋界。指作者仰慕井冈山已经很久了站在黄洋界上举目远眺,只见群山起伏,云雾弥蒙。那白茫茫的云海,如惊涛拍岸,又如烟波徐徐飘飞。山峰从云海中探出头来,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远眺云海惊涛拍岸烟波徐徐飘飞岛屿两旁山坡上郁郁葱葱的阔叶林,在绿丛中,依稀可见血红的杜鹃花。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近看溪涧银蛇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身旁的炮台 和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当年军民齐心协力击溃敌人的故事。看见如今枝繁叶茂的那棵黄槲树,仿佛听见了毛泽东那浓浓的湖南乡音
4、,看见了朱德那根有名的青竹扁担。小结:同学们,游览井冈山,我们瞻仰革命前辈的战斗业迹,又饱览景色绮丽的无限风光。同时,我们还掌握了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游览一番。井冈山(黄洋界)在哨口举目远眺云海壮观向下看大峡谷美丽看到:炮台、纪念碑联想:军民故事黄槲树毛泽东的乡音、朱德的扁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英雄的山 美丽的山一、填空看 到联 想二、回答问题1、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这句话把()比作()。炮台、纪念碑军民故事黄槲树毛泽东的乡音、朱德的扁担2、仿写一句。溪涧银蛇学了这篇课文,仿照它的写法,介绍一处风景点。1、图文结合,借助形象的图片的录像资料感知井冈山的美丽,并由此产生联想,知道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2、体会作者生动、准确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观察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的思想感情!1、本文抓住井冈山是“英雄的山,美丽的山”来讲述井冈山的历史。2、在黄洋界所看到的美丽景象(美丽、壮观的云海和大峡谷的溪涧。).3、在黄洋界所产生的联想.4、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的思想感情!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