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前三单元月考测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n m qn min hn ko g bn ku w y rn ch do zhn zh xun y qio b 二、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比翼( )( ) ( )( )学步 欢歌( )舞 ( )目圆( ) ( )之大( ) 思( )起( ) ( )不安( ) ( )( )望重三、选词填空。(8分) 1、 高高 深深 轻轻 悄悄 缕缕 阵阵(1)( )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 )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2)我( )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3)来得突然跟着一( )湿润的山
2、风,跟着一( )轻盈的云雾,雨( )地来了。2、阻碍 阻挡 阻挠 (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 ),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2)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 四、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1、你看这只小虫( )迷了路,( )仍傲然地前进着。2、( )你是文静的姑娘,在这儿( )变野了。3、( )你答应了这件事,( )要负责到底,努力做好。4、( )你仔细倾听,( )能感受到山雨的奇妙无比。5、手绢上绣得( )花,( )是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五、日积月累(6分)1、龚自珍以花自喻,表达以情操感召年轻一代的诗句是: ,。(1分)2、赞扬菊花迎风傲霜的精神的诗句是 ,。(1分)3、爱国是
3、立人之本。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周恩来说:1分)鲁迅说:(1分)4、诚者, 诚之者 。(1分)5、不精不诚,。(1分)六、句子加工厂。(5分)1、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 4、他们都跑得很快,所以跑得相当轻松。(修改病句)5这种思念祖国的感觉,我不能忍耐。(改为反问句) 七、口语交际(5分)1、 如果要把“快把那本书还给我”这句话说得委婉一点,应该怎么说? 2、请你用“你真聪明呀”开头,按下面的要求说话说的话含有表扬的意思:“你真聪明呀! 。”
4、说的话含有批评的意思:“你真聪明呀! 。”八、阅读理解(25分)(一)詹天佑片段(10分)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蜜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 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
5、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惹外国人讥笑,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打上“”。(2分)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3、给词语中第一个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2分)勘测(shnkn)塞外(sisi)恶劣(w)讥笑(jj)4、用“ ”画出詹天佑不顾条件恶劣坚持野外工作的句子。(2分)5、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2分)(二)雨(15分)雨,淅淅沥沥地洗刷着灰沉沉的天空,将飘浮着的尘埃( i i )压到了地面。刹(sh sh )时,污尘被冲到了水沟,
6、冲到了小溪,冲到了大河。这,就是心灵的洗礼。雨,“哗哗”地下着,在空中密集成一张雨帘。我呆坐在屋檐下,心如雨帘般惆怅、压抑。雨,不断地演奏着新编的乐章。“咚咚咚”雨敲打着瓦砾,发出动人的旋律。又似一位好友,欲打开我紧闭深锁的心窗。但雨帘又是何等的密啊!就连一枚细针也难以逃脱法网,更何况“唉又如何呢”我愁眉深锁,苦思冥想。 突然雨中出现一个弓形般的身影,只是缓缓地挪动着。渐渐地她走近了。她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皱纹如同水沟般深邃(su su )又清晰她摔倒了,重重地瘫倒在了地上。我立马起身,但我停住了:她的身体渐渐隐动起来手用力地支撑着地面全身依附在拐杖上渐渐地,她起来了。我屹住了,痴呆了,她步履艰
7、难地,又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挪动着,不久,便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的眼眶早已湿润。 瞬时,雨停了。不久,天边挂起了绚(x xun )丽的彩虹,缤纷的彩虹。顿时,我恍然大悟:“困难不是一个无底洞,无尽的泥沙终能填满这庞大的缺口,关键在于你水滴石穿的坚定与愚公移山的毅力。” “啊!最美丽的彩虹!”我不禁感叹道。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苦思冥想 : 恍然大悟: 3、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画线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方法。(4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8、。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1)“我的眼眶早已湿润”,是因为 。 (2)成语“水滴石穿”
9、来源于 故事;“愚公移山”来源于 故事。5、用“”画出文中点名中心的句子。(2分)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2)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
10、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
11、,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九、习作。(30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