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古代寓言两则 导学案鲁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23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古代寓言两则 导学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古代寓言两则 导学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智子疑邻学习目标:1、掌握一些关键文言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3、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预习导学 1.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 2. 本文选自 ,韩非,_末期著名_ 家,他的著作收在 里。“智”在这里的意思是_。3、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默写智子疑邻。 4、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的词。 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5、翻译句子:暮而果大亡其财合作探究人之父劝告富人筑墙出于一种什么心态?对正确的意见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达标检测:一、续写智子疑邻。参考题目: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有怎样的反应?来源:ZXXK二、课外阅读: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3翻译。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译文: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填空1.本

3、文节选自 ,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等_编著。2、默写塞翁失马。 来源:ZXXK3、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的词。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来源:ZXXK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死者十九 此独一跛之故父子相保来源: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翻译句子: 此何遽不为

4、福乎?合作探究好事坏事能否相互转化?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试举例说明。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来源:学&科&网Z&X&X&K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