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121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月光曲教学设计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2、。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重点: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

3、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了解作者的实在描写及联想的内容。教学难点:感受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执着;感受贝多芬高尚的人格。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读题。师诵第一小节,学生提炼要点并以“月光曲”开头说一句话,理解“传说”。提出疑问: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组织交流。归纳梳理交流要点,导入下文教学。二、学习27小节,体会人物情感。创设情境,

4、理解“幽静”,了解贝多芬走近茅屋的原因。(板书:情不自禁走近) 学习兄妹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转述对话的过程中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兄妹俩互相体谅的真情。板书要点,随机指导朗读。指导分角色朗读。根据要点概括对话的大意。(板书:走进)了解贝多芬走进茅屋后做了哪些事。学生交流。(板书:弹再弹)围绕“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深入研读。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组织交流,随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品读盲姑娘的语言,体会她激动的心情,了解她不仅懂音乐而且熟知贝多芬的音乐。随机理解“纯熟”。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己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指导朗读对话。小

5、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原因。三、感受意境,指导概括。背诵第8小节,渲染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出示第9小节,初步感受文中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板书:记录谱成)引导学生根据贝多芬的行为线索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4结并明确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进一步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回顾。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说明:回顾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复习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二、学习810小节,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出示写景句,理解“清幽”,指导“幽”的书写。播放月光曲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境,进行个性化的描述。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自读第9小节,用直线划出哥哥想象的内容,尝试读出感受。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交流感受,体会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的情感,随机指导朗读。配乐,师生合作朗读,尝试背诵。理解“恬静”,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引读第10节描写贝多芬的句子,结合“飞奔”感受贝多芬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展开讨论。感悟人们赋予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