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8120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烂漫的点地梅西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3.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一是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是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3.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

2、1.学习本课的生字。2.理解下列词语:姗姗而来、烂漫、枯槁、炽热3.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4.根据课文内容,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5.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二、合作质疑1.学习本课生字。2.新词的意思:姗姗而来:形容来得很晚。枯槁:草木干枯。炽热:极热。3.课文主要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4.本文按照由物及人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4)写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第二部分(15-16)介绍高原筑路兵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17-17)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5、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三、课堂小结:学习本课内容大家一定要注意借物喻人的

3、写作方法。四、板书设计:9、烂漫的点地梅点地梅烂漫的点地梅高原筑路兵六、课堂检测: 1.照样子写词语。 紫艳艳: 、 、 、 、 执行任务:提高 、改正 、发扬 、 2.缩写句子。 枯槁的小草一夜间换上了新装。 点地梅怒放的季节,正是筑路的高潮时节。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2.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1.读课文第1-2自然段,点地梅生存在怎样的环境中?2.读课文第3-14自然段:哪些内容写出了点地梅的生命力顽强?哪些内容写出了点地梅的美丽?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

4、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读课文15-16自然段,课文列举了高原筑路兵的哪些感人事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5.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相同之处?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二、合作质疑1.点地梅生存的环境:“天寒缺氧”“冻土封固”“人类禁区”“残冰积雪”“这里永远是冬天”。2.点地梅的生命力顽强:它的根扎得很深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点地梅的美丽:紫艳艳的花,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地里是紫幽幽的花儿。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高原筑路兵感人事迹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

5、受。4.表达作者对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的句子:课文最后一自然段。5.引导总结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的相同之处。6.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借物喻人。三、课堂小结:文章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借点地梅具有顽强生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在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中艰苦奋战、勇于奉献的精神。四、板书设计:9、烂漫的点地梅 点地梅:顽强而美丽 借物喻人:借“烂漫的点地梅” 高原筑路兵:平凡伟大赞美高原筑路兵崇高的精神。六、课堂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一团团: 、 、 、 、平凡而伟大: 而 、 而 、 而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烂漫的点地梅写的地点是 ,赞扬的是 。“每上朵点地梅都代表着一颗高原筑

6、路兵的美好心灵”修青藏铁路的工人们美好的心灵有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