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j l qng yu s xng li yn hto zu m shng jin pn sh sh jin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蜡( ) 键( ) 录( ) 陌( )腊( ) 健( ) 碌( ) 佰( )来源:学科网ZXXK三、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字,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6分)雕( )画( ) 余音( )( ) 阳春( )( ) 美不( )( )( )( )一格 妙( )生( ) 雅( )共( ) 古( )古( )四、用“ ”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最恰当解释。(5分)1转瞬即逝:死亡;(时间、流水等)过去。2
2、美不胜收:完全;打败别人;优越;优秀。3不解之缘:缘故;因为;缘分;沿着。4无言以对:向着;对待;回答;正确。来源:ZXXK5窃窃私语:属于个人的;自私;暗地里;秘密。五、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4分)1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她( )的身体结实多了。2雾散了,远处模糊的景物变得( )了。3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 )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茅屋。4经过他一番开导,我沉重的心情变得( )起来。六、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2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几分矜持。( )
3、 3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4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 )七、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1伯牙绝弦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文章结尾的“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喻示了真知己的境界。( )2月光曲是英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3世界最著名的人物肖像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法国人。( )4我的舞台一文,作者表现出了自己在学艺过程中所受的痛苦。(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这个成语是根据 的故事流传而来的。2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
4、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是写贝多芬的琴声带给兄妹俩 ,他们好像被带到了 。3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她”是 ,写出了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2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在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缩句)来源:ZXXK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5分)(一)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
5、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1“清幽”的“幽”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再查画。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深远,僻静,昏暗;隐蔽,不公开;沉静等。在这里“幽”的解释应选_。除了“清幽”外,“幽”字还可以组成_、_等词。(3分) 2皮鞋匠看到了什么实在事物?请用“_”画出有关句子。(2分)3贝多芬所弹奏的曲子叫_。
6、 (2分)4贝多芬所弹曲子的内容和感情是借_表达出来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有关句子。(3分)5用“|”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2分)(二)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社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来源:学#科#网Z#X#X#K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拉格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
7、,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面前 低头问 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黏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
8、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
9、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来源:学科网ZXXK1给第五、六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2第七自然段中说“可老师的这只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2分)3在第八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4从全文看,第七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_;第八自然段的作用是_。(2分)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
10、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
11、“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_(2分)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你会感谢什么呢?用文字说明。(2分) _十一、作文(30分)课
12、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与你同桌的同学也不少,你和这些同桌可能有过愉快的或者不愉快的交往。请你选择一个最有内容可写的同桌,以“我与同桌之间的交往”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注意写出真情实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