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鱼腥草是一种蓝藻,其体内含有()A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C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D核仁,能合成rRNA解析: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只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A错误;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唯一具有的细胞器,B正确;蓝藻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具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C错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核仁,D错误。答案:B2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C常用层析液做溶剂来提取色素D色素
2、带最宽的是胡萝卜素解析: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色素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加入少许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B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中,所以常用无水乙醇等做溶剂来提取色素,C错误;由于叶绿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所以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D错误。答案:B3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吸收光谱
3、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解析:分离色素时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画线操作应在前一次画线晾干后再进行重复操作,D错误。答案:D4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甲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和温度解析:甲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存在于叶绿体中,乙是线粒体内膜,存在于线粒体中,A正确;甲结构上进行光反应阶段,需要的能量是光能提供的,B错误;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
4、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乙过程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产生ATP,C正确;影响光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D正确。答案:B5对圆形滤纸中央的叶绿体色素进行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圆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解析:黄色对应的是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应该是第四个色素圈,即最外圈,A正确;黄色对应的是叶黄素,应该是第三个色素圈,B错误;蓝绿色对应的是叶绿素a,应该是第二个色素圈,C错误;黄绿色对应的是叶绿素b,溶解度最小,应该是第一个色素圈,D错误。答案:A6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
5、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C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D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解析: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甲和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原因是它在滤纸上扩散的最快,B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更充分,C正确;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呈黄色,叶绿素分解了,呈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所以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D正确。答案:B7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
6、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层析出的色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呈黄绿色C滤液细线要细、直,并要触及层析液D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解析:加入碳酸钙作用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迅速研磨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也能避免滤液挥发,A错误;层析出的色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呈蓝绿色,B错误;滤液细线要细、齐、直,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C错误;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充分研磨,D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
7、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滤纸条上的最上面色素带呈黄绿色解析:加入少许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A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无水乙醇、丙酮(酒精)等,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B错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C正确;滤纸条上的最上面色素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D错误。答案:C9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
8、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利于光合作用解析: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好氧性细菌需要氧气,水绵光合作用强的部位,产生的氧气多,在氧气含量多的地方好氧性细菌的数量多。答案:B10(2015湖北黄石市高一期末)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和分离色素,滤纸条上最终会有四条色素带出现B若滤纸条上未出现色素带,说明选择的叶片可能
9、是黄化叶C从上到下数,滤纸条上第三色带的颜色为黄绿色D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高解析:利用无水乙醇可提取色素,而分离色素用层析液,滤纸条上最终会有四条色素带出现,A错误;选择黄化的叶片,含有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会出现色素带,B错误;从上到下数,滤纸条上第三色带的颜色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C错误;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高,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1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中离体的叶绿体能合成糖类,碳酸氢钠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若要使该实验中没有糖类产
10、生,烧杯中液体应改为_。(2)若要使实验B中离体的叶绿体内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在光照和CO2条件不变且适宜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_的方法。(3)若要使实验C中离体的叶绿体产生糖类,锥形瓶内至少应加入_和_。(4)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作实验材料,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最终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科学家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卡尔文循环途径。以上科学家在实验中共同使用了_技术。解析:(1)植物体合成糖类是叶绿体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结果,而光合作用需要CO2,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提供CO2;如果将碳酸氢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
11、玻璃罩中的CO2,所以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没有糖类生成。(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矿质离子和水等,其中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酶的活性,因为实验B的装置中只有离体的叶绿体,不用考虑呼吸作用消耗,且实验B装置所处温度较低(10 ),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使糖类合成速度明显加快。矿质离子虽然可以影响光合作用,但因实验材料是离体的叶绿体,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或实验B中本来就不缺乏矿质离子,所以添加矿质离子后不会明显改变光合速率;题图实验中实验材料置于水中,光合作用利用的水很少,所以加水也不会明显提高光合速率。(3)实验C中离体的叶绿体置于黑暗处,不能进行光反应,也就不能为暗反应提
12、供ATP和NADPH(H),所以其暗反应不能进行,如果要使实验C中产生糖类,则锥形瓶中至少应加入ATP和NADPH(H)。(4)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元素转移情况时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示踪。 答案:(1)提供CO2氢氧化钠溶液(碱液)(2)适当提高温度(3)ATPH(4)同位素示踪12下列是某小组在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所遇到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它们被分离的原理是_,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_。(2)将5 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后,迅速研磨成糊状,发现糊状的研磨液呈现浅绿色,其原因是_。(3)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挥
13、发性物质大量挥发,采取的措施有_。(4)某生物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绿叶组的滤纸条是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嫩黄叶组的滤纸条是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解析:(1)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其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最慢的是叶绿素b。(2)在色素的提取过程中,二氧化硅能使研磨更加充分,碳酸钙则是防止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无水乙醇可以把色素溶解并提取出来。(3)
14、由于提取液及层析液易挥发,因此在研磨过程中要迅速,滤液收集后,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层析时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4)蓝绿色的叶绿素a带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带较宽的是绿叶组,蓝绿色的叶绿素a带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带较窄是嫩黄叶组。答案:(1)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胡萝卜素(2)没有加入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色素没有溶解在乙醇中被提取出来(3)迅速研磨,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或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4)A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宽B叶绿素a带和叶绿素b带较窄13为了研究叶绿素合成所需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配制培养基:1号(
15、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2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如表所示:组别项目甲乙丙丁培养基1号2号1号1号培养瓶数目5555每瓶接种数目10101010培养条件光照16 h/d25 光照16 h/d25 黑暗25 光照16 h/d10 幼苗颜色绿色黄色黄色黄绿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何不采用完整种子萌发的方法,而是去掉胚乳,将胚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萌发?_。(2)培养基中的各种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胚细胞吸收,其吸收具有_性。(3)上表包
16、含了多组对照实验,请列出每组对照实验并写出相应的结论:_。解析: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甲组为对照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甲组与乙组的培养基不同,所以含有合成叶绿素的原料不同,即是否含有Mg,因为Mg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条件,细胞对Mg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甲组与丙组相比较不同的是有无光照,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叶绿素,所以光照是合成叶绿素必需的条件;甲组与丁组相比较不同的是温度,甲的温度较为适宜,而丁组的温度稍低,所以合成的叶绿素较少。答案:(1)种子的胚乳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Mg,会影响实验结果(2)选择(3)甲组与乙组对照表明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甲组与丙组对照表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甲组与丁组对照表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