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1、郑和远航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3355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1、郑和远航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1、郑和远航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1、郑和远航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11、郑和远航_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郑和远航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看拼音写词语。m tu pi qin zn sns li fn wi w qun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桅杆 wi wi 炫耀 xunxun鬓发 bn bn 魁梧 ku ki三、多音字组词。数 恶四、补充成语,并把它们填到语境中。扶()携() 严阵()()化()为() 惊() 骇()()流()背 惊() 不() 郑和带领的船队()。送行的人(), 好不热闹。在航海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可是每次都能(),只不过累得船员和士兵是()。郑和远航让世人()。句子模块五、读句子,完成练习。1“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这句话

2、写出了_。2“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一个_的郑和。3“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句话把_比作_,说明了_。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两句的是()A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B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C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2面对海盗,郑和与军士们不得不严阵以待。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变:_读写模块七、课外阅读。张骞(qin)出使西域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

3、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攻击匈奴。张骞一行人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艰)定,不顾(坚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knkn)管才放松了。张骞乘(chnchn)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

4、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终于来到了大宛国。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读音。2在短文中用“”画出一个设问句。3张骞在出使西域时遇到了哪些困难?_4你觉得张骞是个怎样的人?_八、综合实践园地。郑和和张骞都是有着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精神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和他们有一样精神的人,查查资料,将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吧!参考答案一、码头派遣赠送撕裂范围握拳四、老幼以待险夷涛浪汗浃叹已 严阵以待扶老携幼惊涛骇浪化险为夷汗流浃背惊叹不已五、1.郑和岀使的作用2.自信、威武3.船队巨龙船队规模非常庞大,很威武六、1.B2. 面对海盗,郑和与军士们严阵以待。七、1.艰坚knchn2.第一自然段。 3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忍饥挨饿,还要躲避匈奴人的追杀。4.提示:不畏艰难、意志顽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