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七 律.长 征资料宝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资料宝袋l资料宝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
2、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资料宝袋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资料宝袋l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资料宝袋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
3、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资料宝袋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 胆寒。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 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预习检查我读长征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字词乐园逶迤磅礴wi ypngb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广大无边的;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字词乐园课文详解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4、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课文详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体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英勇精神。课文详解课文详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起句诗意:红军不怕长征中的艰难困苦,万水千山的路程只看做平平常常的事。课文详解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
5、在起伏乌蒙磅礴走泥丸。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课文详解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课文详解大渡桥横铁寒1、“寒”字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寄托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课文详解大渡桥横铁索寒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更喜岷山千里雪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
6、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承上启下课文详解三军过后尽开颜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课文详解课文详解全诗大意: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课文详解感悟远征难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
7、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图解结构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概括主题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 战斗力。写法点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拓展提升菩萨蛮大柏地一九三三年夏赤橙黄绿
8、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o)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心灵感悟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世流芳。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师把毛泽东的这句词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惧挫折、勇往直前!首联:全诗,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颔联:承“千山”,以为代表。颈联:承“万水”,以为典型。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本课是在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时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颂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总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喜悦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