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寓言二则_北京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1308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寓言二则_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寓言二则_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寓言二则_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总第 1 页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

2、,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课题来源:学_科_网来源:学科网ZXXK19.寓言二则课型来源:ZXXK读讲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来源:学科网第 1 课时(共 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五个字。2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3懂得如果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法看问题,往往会产生错觉,出现错误;知道哙参是有爱

3、心的人。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教法启发 谈话 教具课件学法指导结合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板书设计寓言二则 人有亡鈇者 遇事冷静 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捏测。玄鹤献珠 善待动物 有善心 教学后记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5】1.什么是寓言?你知道那些寓言?寓言有什么特点?2.今天我们要学习两则寓言,学习寓言要学会什么?首先要理解寓言的意思,然后从寓言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过渡:那么我们首先要读通寓言,读懂寓言。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10】1.自己对照生字表,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引

4、导学生把下面的字音读正确。 亡鈇 俄而 玄鹤 哙参 疮 3.俩人一组练习读课文,重点仍然是订正字音。4.指生进行朗读课文。5.指导学生自己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三、理解两则寓言。【20】汇报自学成果。1.提出不懂的问题。2.人有亡鈇者讲了什么故事?这个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子,看邻人的儿子什么都像偷斧子的人,等他找到了斧子,看邻人的儿子什么就不像偷斧子的人了?这是为什么呢?3、检测。1)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句子意思的写出句子的意思。 人有亡鈇者( )_ 意其邻之子( )_明确: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强烈的讽刺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5.一般

5、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引导学生依据字典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视其行步,窃鈇也()_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_ 动作态度无似窃鈇也()_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达“”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丢了东西不要乱猜疑人。( )丢斧子的人没有认真找,就怀疑邻居的孩子。( )没有根据地疑神疑鬼,凭主观臆断看问题,会产生错觉,冤枉好人。( )4.生活中你经历过这样类似的事吗?从而你以后应该怎样做?5.玄鹤献珠讲了几件事?从而你知道了哙参是个怎样的人?6.文章的题目中写玄鹤献珠,为什么还要写哙参养母至孝?四、你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只要学生的理解有道理就可以。五、练习背诵课文。【2】1.引导学生按层次背诵,人有亡鈇者按照丢斧子和找到斧子这两方面背诵。2玄鹤献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背诵。六、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结合生活实际明确课文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文言文的意思。初步明确语言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