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所了解的北京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情达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教学效果: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所了解的北京”。编排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二是借助这样一次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方法表达自己观点的本领。教学本组课文,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首都北京的文化背景和悠久历史,为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做准备。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本案设计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
2、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首先,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成功之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从真实首都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不用教师示范引路,而是以学生当“小记者”, 发现问题,互补不足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本设计从说到写,先说后写,说、写、议、评、改结合,引导学生自由表情达意,让学生的个性得
3、到张扬,审美情感得到提升,让学生享受习作的愉悦。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教活口语交际课,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和氛围。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以情为主线,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采用多向互动的多样化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种运用“活”的、“生活化”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言语实践的方法,不但能使学生的言语能力从幼稚走向规范和成熟,而且能使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不足之处:受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绑缚学生独立发挥的空间较小。这种方式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便于上手。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学生习作中别人的话语太多,有点空话、套话泛滥之势。下次再教的话,最好不呈现范文。改进措施:作文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事情是否具体有条理,读后感是否联想自然,感情真实。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有效地促成小组交流评价。在交流评价之后,鼓励学生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