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练-古诗文_教科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0921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练-古诗文_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练-古诗文_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练-古诗文_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复习练-古诗文_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项部分 古诗文一.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二.填空。1过故人庄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该诗描写了 的情景。其中描写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表现诗人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这句的意思是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2客至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是 。 描绘了草堂的 。诗的第二句的意思是 ,表现了诗人 ,全诗主要写“客至”,尾联又写邀请邻翁对饮,表达了作者 。3梅子黄时日日晴, 。 这句诗选自 ,作者是 朝诗人

2、 。全诗写 的情景。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行程。 4“长江万里白如练, 。”选自元代诗人周德清的词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1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A刚刚开始学习扇子。 B新月的形状似打开的扇子。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A杀鸡煮黄米饭,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B有各类农具和鸡.粮食等。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A凑近.靠近 B这里指欣赏 C趁着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B路旁的柳树暗下来,花却越开越明艳了。四.趣味古诗文。(填数字,然后再写一句吧)1 碧玉妆成( )树高,( )条垂下绿丝绦。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3、红于( )月花。3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 )( )声。4江帆几片急如箭,山泉( )尺飞如电。5等闲识得东风面,( )紫( )红总是春。6离离原上草,( )岁( )枯荣。7欲穷( )里目,更上( )层楼。8 五.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1教育我们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2当你碰到困难,甚至感到“ ”时,千万不要退缩,古人云:“ 。”你可以去看看书,因为只有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才能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相信你经过一番探索,一定会有“ ”的感觉。3周亮同学特别聪明,可是他不爱学习,不珍惜时间,你可以用一句古诗劝他: 4.春雨,古今

4、中外多少人赞美你。“”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六.把诗句和作者连起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宋)朱熹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唐)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杜甫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宋)曾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宋)陆游七.写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3.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八.用恰当的诗句描述

5、下列景物。1花 2雪 3小草 4柳树 5动物 6长江 7春季 8夏季 九.先背诵塞鸿秋 浔阳即景,再想象画面,然后把自己想象到的美景写成一个片段。参考答案二.1唐 孟浩然 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来饮酒欣赏菊花 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和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2唐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绿水缭绕.飞鸟不绝.春意盎然的田园美景 花径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柴门今天为了你的到来才打开 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因客至的欢喜之情,尽道兴奋之情3小溪泛尽却山行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快成熟时诗人出游 季节和天气 4 淮山数点青如淀 塞鸿秋浔阳即景三.1B 2.A 3.B 4.A四.1.一 万 2.二 3.四五 4.千 5.万千 6.一一 7.千一五.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1.比喻 2.对偶 3.对偶 比喻 4.夸张 5.对偶 6.拟人 比喻 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