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詹天佑詹天佑出生于1861年3月17日,于1919年4月24日逝世,享年58岁。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作者简介wi jn mio纬度竣工藐视经纬纬竣藐yu mi cho kn pn j jin ch tn佑蔑嘲勘攀讥浆岔铜保佑轻蔑 嘲笑勘探攀登佑护蔑视 嘲讽勘察攀岩讥讽泥浆打岔铜像讥笑糖浆岔路铜器yoyo(要挟)(要求)(要挟)(要求)sisi(塞外)(边塞)(塞外)(边塞)要要塞塞s s(堵塞)(塞音)(堵塞)(塞音)yoyo(重要)(纲要)(重要)(纲要)sisi(瓶塞)(
2、赛车)(瓶塞)(赛车)hoho(号叫)(号叫)(怒号)(怒号)gngn(干净)(晒干)(干净)(晒干)号号干干 ho ho(口号)(号召)(口号)(号召)gngn(干线)(干活)(干线)(干活)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具体写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工程中的哪几件事?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路线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请大家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朗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我“读着课文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当读到这个句子时,我感到非常,因为”的句式回答。品读感悟:句子理解: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
3、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句子理解: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句子理解: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火车是怎样过青龙桥时?为什么要把铁路设计为“人”字形?句子理解:詹天佑顺着山
4、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永远的骄傲詹天佑为中国人争了光,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在中国近代,还有许多有志气的中国人,他们也为我们的国家争了光,他们也是我们的骄傲!课外搜集他们的资料,大家一起来交流。课外拓展:表现爱国的诗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2.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从军行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