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840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新教材》2022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2-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堂互动探究案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应用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用分离定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图解F21YY(黄)2Yy(黄)1yy(绿)1RR(圆)2Rr(圆)1YYRR、2YyRR、2YYRr、4YyRr(黄圆)1yyRR、2yyRr(绿圆)1rr(皱)1YYrr、2Yyrr(黄皱)1yyrr(绿皱)(2)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任务2观察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并分析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的实质(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_,原因是_。(2)不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_,原因是_。(3)写出图A产生配子的种类

2、及比例:_。(4)若图A植株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_种,表现型有_种,且其比例为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_。(5)若将图A植株测交,则选用的个体基因型为_,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6)假如图B不发生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图示个体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_。图B个体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_种,即_。其表现型及比例:_。图B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_,其表现型及比例:_。(7)图A个体的亲本细胞示意图(如下图)任务3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任务4完善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经典模拟下图为某植株自交

3、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aBb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A雌、雄配子在过程随机结合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CM、N分别为16、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2出现四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产生上述结果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F1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均为1:1:1:1BF1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F1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F2的个体数量足够多3经典模拟最能正确表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实质的是()4(多选)已知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等位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5(多选)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5、是()品系果皮节长胚乳味道高度胚乳颜色性状显性纯合子白色pp短节bb甜ss矮茎dd白色gg所在染色体、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选作亲本的组合可以是品系和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和做亲本进行杂交C选择品系和做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D玉米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经典高考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

6、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_。(5)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归纳总结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项目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n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对数一对两对n对等位基因及与染色体的关系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活动)

7、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2种,比例相等22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F1测交结果2种,1:122种,(1:1)22n种,(1:1)nF2的表现型及比例2种,3:122种,(3:1)22n种,(3:1)nF2的基因型及比例3种,1:2:132种,(1:2:1)2,即4:2:2:2:2:1:1:1:13n种,(1:2:1)n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践应用7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

8、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8(多选)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和6号的子代中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B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子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4种可能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考点二自

9、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中的计算问题(1)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2)方法任务2“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1)利用基因式法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B_、A_bb。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2)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9:3:3:1(3:1)(3:1)(AaAa)(BbBb

10、);1:1:1:1(1:1)(1:1)(Aaaa)(Bbbb);3:3:1:1(3:1)(1:1)(AaAa)(Bbbb);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任务3用“十字交叉法”解答两病概率计算问题(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序号类型计算公式同时患两病概率mn只患甲病概率m(1n)只患乙病概率n(1m)不患病概率(1m)(1n)拓展求解患病概率或1只患一种病概率或1()任务4求解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1、现象问题(1)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2)判断控制性状等位基因对数的方法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3/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2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考向分类对点落实正推型(由亲本基因型推断配子及子代相关种类及比例)1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中月考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D表现型有8

12、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2(多选)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不同D自交子代中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逆推型(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断亲本基因型)32021山东济宁月考玉米子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_B_C_的子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子粒玉米

13、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A.AaBbCcBAABbCcCAaBBCcD.AaBbCC4(原创题)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DdRR和ddRrBDdRr和ddRrCDdRr和DdrrDddRr综合运用型52021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某自花传粉植物(2n)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花

14、的颜色,花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如下表。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F1均开粉花,F1自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花色红色粉色白色基因组成A_bbA_Bbaa_、_BBA.该植物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其中杂合子只有2种BF1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2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7/16C若让F2粉花植株自然繁殖,子代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3D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1:26(多选)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AA和aa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

15、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下列有关F1与F2的成熟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分别为2:1和2:3B自交产生的F1只有6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分别占1/3和1/10D宽叶有茸毛类型分别占1/2和3/87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

16、。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_。考点三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解决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特殊分离比问题1妙用“合并同类型”巧解特殊分离比(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基因互作:序号条件F1(AaBb)自交后代比例F1测交后代比例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

17、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显性基因累加效应:a表现:b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显著。(2)“和”小于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成因后代比例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自交子代AaBb:Aabb:aaBb:aabb4:2:2:1测交子代AaBb:Aabb:aaBb:aabb1:1:1:1隐性纯合致死(自交情况)自交子代出现9:3:3(双隐性致死);自交子代出现9:1(单隐性致死)2.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的分析基因完全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时

18、,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下图所示:考向分类对点落实基因互作与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1经典模拟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2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一株黄色圆粒和一株绿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

19、子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类题通法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3(多选)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P甲乙乙丙乙丁甲丙甲丁丙丁F1白色红色红色白色红色白色F2白色红色81:白色175红色27:白色37白色红色81:白色175白色A.组二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B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Aa

20、BbCcDdEEC组二和组五的F1基因型可能相同D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致死效应引起的性状分离比的偏离42021泰安一模现用山核桃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测交类型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父本母本AaBbAabbaaBbaabbF1乙1222乙F11111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5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

21、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6(多选)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

22、: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3/4类题通法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技巧(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6:3:2:1(2:1)(3:1)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4:2:2:1(2:1)(2:1)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基因累加引起的性状分离比的偏离7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

23、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cmB616cmC814cmD816cm8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可能是()A1/16B2/16C5/16D6/16类题通法基因遗传效应累加的分析基因完全连锁引起的性状分离比的

24、偏离9(多选)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杂交实验一: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杂交实验二: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不正确的是()考点四实验探究类题型分析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验证遗传的两大定律常用的四种方法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

25、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法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鉴定法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任务2确定基因位置的4

26、个判断方法(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两种表现型;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虑交叉互换,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交或测交会出现四种表现型。(2)判断基因是否易位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两对基因遗传具有自由组合定律的特点,但却出现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可考虑基因转移到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可能,如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变异。(3)判断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类型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有多种类型,有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多个外源基因以连锁的

27、形式整合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其自交会出现分离定律中的3:1的性状分离比;若多个外源基因分别独立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上,各个外源基因的遗传互不影响,则会表现出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4)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以AaBb为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交或自交时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1:1:1:1或9:3:3:1(或9:7等变式),也会出现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4:2:2:1、6:3:2:1。在涉及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若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可考虑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考向分类对点落实遗传定律的验证1经典高考已知玉

28、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技法提炼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

29、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无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遗传定律判断基因型2经典高考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

30、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对基因位置的推测与验证3小鼠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

31、性状和交叉互换)。(1)实验过程:第一步:选择题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_;第三步:_。(2)结果及结论: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实验设计补充类4经典高考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1)实验方案: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

32、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技法提炼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都要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在分析致死类型后,再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5某植物种子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之分,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种子的纯合品系,定为X、Y。让X、Y分别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在每个杂交组合中,F1都是黄色,再自花受粉产生F2,每个组合的F2分离如下:X:产生的F227黄:37绿Y:产生的F227黄:21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哪个品系的实验结果,可初步推断该植物种子的颜色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2)请从上述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证明推断的正

33、确性。(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_。网络建构提升长句应答必备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F2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2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3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5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示例1利用自交法确定基因位置: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

34、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_或(3: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2利用测交法确定基因位置: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比符合_或(1: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3利用现有绿色圆粒豌豆(yyRr),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实验思路:让绿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淘汰绿色皱粒豌豆,再连续_并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4利用aaBBCC、AAbbCC和AABBcc来确定这三对等位

35、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选择、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_表现型,且比例为_,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等级选考研考向1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22020山东卷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

36、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

37、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

38、的比例为_。32019海南卷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若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

39、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因型为_,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_,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_(填“相同”或“不同”)。国考真题研规律12017全国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

40、,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2全国卷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

41、花植株的多32020全国卷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和_。(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

42、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42019全国卷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

43、(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52019全国卷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实验

44、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有_种基因型。(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62018全国卷,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45、(1)根据杂交结果,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_(填“显性”或“隐性”)。72018

46、全国卷,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红多黄二红二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乙圆单长复圆单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

47、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8全国卷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

48、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温馨提示:请完成课后定时检测案17、课后定时检测案18课堂互动探究案2高效课堂师生互动提考能考点一【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2(1)A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2)B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3)AB:Ab:aB:ab1:1:1:1(4)949:3:3:1(5)aabbAaBb:Aabb:aaBb:aabb1:1:1:1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1:1:1:1(6)AC:ac1:13AACC、AaCc、aacc双显:双隐3:

49、1AaCc:aacc1:1双显:双隐1:1任务4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过程表示受精作用,因此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雌、雄配子在过程随机结合;由表现型比例12:3:1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间有16种结合方式,子代有9种基因型,即M、N分别为16、9,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答案:C2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雄配子的数量远远超过雌配子的数量,F1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不是实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必要条件。F1雌雄配子各有四种且数量比为1:1:1:1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必要条件,另外还要满足

50、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的个体数量应足够多,才能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答案:C3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D。答案:D4解析: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基因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C正确;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2种表现型且其比例为3:1,D错误。答案:BC5解析:通过观

51、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则选作亲本的组合应是品系和,A错误;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和或品系和等作亲本进行杂交,B错误;只考虑节长和茎的高度,则品系和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和BBdd,杂交得F1,其基因型为BbDd,自交得F2,F2长节高茎(B_D_)中纯合子占1/31/31/9,C正确;控制玉米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答案:ABD6解析: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题图可知,A和b连锁,a和b连锁,D和d在另一对同源染色

52、体上,该昆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其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该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基因也复制),在后期两套基因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移向细胞两极,即每一极都有A、a、b、b、D、d。该昆虫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分裂的间期D基因复制,而两个D基因的分离是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即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或杂交(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方式。答案:(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53、体上(2)AbD、abd或Abd、abD(3)A、a、b、b、D、d(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7解析: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其中ddRr不能稳定遗传,A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错误;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3/16,C错误;F1的基因型为DdRr,每一对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答案:D8解析:若5、6号子代患病且纯合子的概率为3/16,5号个体和6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b,1号个体和2号个体都正常,基因型为A_B_;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1

54、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可以都是AaBb,也可以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等,A错误;3号个体和4号个体是患者,而其子代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个体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也可能是Aabb、aaBb等,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基因型是A_B_,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可能,C正确;8号个体患病,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1:2:1,则该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4/7,D正确。答案:CD考点二【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AaBbCc和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有22

55、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答案:B2解析:自然种群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cc,有4种,A正确;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C_,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aa_ _cc和黄花A_bbcc,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绿花植株A_bbC_的比例为3/41/43/49/64,红花植株A_B_cc的比例为3/43/41/49/64,所以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相同,C错误;AaBbCc自交,后

56、代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3/41/41/43/64,D正确。答案:ABD3解析: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bcc50%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Bcc50%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根据有色植株A_B_C_aab

57、bCC25%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两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一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AaBbCc。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答案:D4解析:单独分析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病与易染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病:易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答案:C5解析:该植物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

58、b、aaBB、aaBb,其中杂合子只有2种,A正确;F1粉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F1自交得F2,F2中红色A_bb:粉色A_Bb:白色aa_ _、_ _BB3:6:7,F2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7/16,B正确;F2中粉花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1:2,若让F2粉花植株自然繁殖,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1/3AABb自花传粉出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1/41/12,2/3AaBb自花传粉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2/37/167/24,所以子代白花植株占9/24,C错误;F1基因型为AaBb,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1:2,D正确。答案:C6解析:有茸毛的基因型是

59、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的基因型是dd,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的F1中Dd:dd2:1,即有茸毛:无茸毛2:1,F1随机交配产生的配子为1/3D、2/3d。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得DD为1/9,Dd为4/9,dd为4/9,因此F2中有茸毛:无茸毛1:1,A错误;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正确;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的比例为1/22/31/3,F2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AaDd的比例为1/21/21/4,C错误;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比

60、例为2/124/121/2,F2的成熟植株中宽叶有茸毛占3/41/23/8,D正确。答案:BD7解析:(1)根据F2中高茎:矮茎3:1,说明株高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该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高茎(用D表示)为显性性状。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即只有双显性个体(用A_B_表示)为紫花;根据F2中紫花:白花9:7可判断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ddA_B_)的基因型有4种,矮茎白花植株(ddA_bb、ddaaB_、ddaabb)的基因型共有5种。(2)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则F1(DdAaBb)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3高茎:

61、1矮茎)(9紫花:7白花)27高茎紫花:21高茎白花:9矮茎紫花:7矮茎白花。答案:(1)1F2中高茎:矮茎3:145(2)27:21:9:7考点三【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表现为自由组合,F2典型的性状分离比是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1(双隐)。由9:7的比例可以看出,“双显”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表现出另一种表现型,由于F1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相等的四种,所以两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1:3;由9:6:1的比例可以看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表现出了一种表现型,其他仍正常表现,由于F1测交后代基因型不变,表现型比例为1:2:

62、1;由15:1可以看出,典型比例中“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都是表现相同的一种性状,只有含有双隐性纯合基因时才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因此,F1测交后代中的表现型比例为3:1。答案:A2解析:比例9:3:15:5,可分解成9:3:3:1加上绿圆:绿皱(12:4)所得。故F1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例为1:1,因此亲本黄圆、绿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黄色圆粒亲本能产生的配子有:AB和aB 2种。答案:B3解析:组二和组五的F1自交,F2的分离比为红:白81:175,即红花占81/(81175)(3/4)4,则可推测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四对基因

63、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组二、组五的F1至少含四对等位基因,当该对性状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二、组五的F1基因型都可为AaBbCcDd;当该对性状受五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A、B、C正确。答案:ABC4解析:正常情况下,双杂合子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应该是1:1:1:1,而作为父本的F1测交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1:2:2:2,说明父本F1产生的AB花粉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作用;F1自交后代中有9种基因型;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单倍体植株;根据题意可知,正反交均有四种表现型,说明符合基

64、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5解析: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BB有致死作用,可推知该鱼种群4种表现型由A_Bb、A_bb、aaBb和aabb这4类基因型控制。F1中的单列鳞鱼相互交配能产生4种表现型的个体,可推出F1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能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单列鳞鱼,先考虑B和b这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而亲本野生型鳞鱼为纯合子,故bb为亲本野生型鳞鱼的基因型,Bb为无鳞鱼的基因型;再考虑A和a这对基因,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结合以上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这样

65、基因型组合方式有AABbaabb和AAbbaaBb两种,第一种组合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与题意不符,可排除。答案:C6解析: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YY或DD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 一种;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答案:AC7解析:AABbcc和aaBbCc杂交得到的F1中,显性基因最少的基因型为Aabbcc,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为AaBBCc,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所以F1的棉花纤维长

66、度范围是(62)(68)cm。答案:C8解析:由“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花长为24 mm的个体为杂合子,再结合题干中的其他条件,可推知花长为24 mm的亲本中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若两隐性基因杂合时,假设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CC,则其互交后代含4个显性基因和2个隐性基因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这三种基因型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若两隐性基因纯合时,假设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cc,则后代基因仍为AABBcc,都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但选项中无此答案,因此只有D符合题意

67、。答案:D9解析:根据实验二:乔化乔化F1出现矮化,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蟠桃蟠桃F1出现圆桃,说明蟠桃对圆桃是显性性状。实验一后代中乔化:矮化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蟠桃:圆桃1:1,也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的杂交后代应出现224种表现型,比例应为1:1:1:1,与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不符,说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理推知,杂交实验二亲本基因型应是AaBb、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果

68、为图示C,则杂交实验二后代比例为1:2:1。答案:ABC考点四【考向分类对点落实】1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选择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根据题干提供的材料,可以选择纯合白糯与纯合黄非糯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也可以选择纯合黄糯与纯合白非糯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实验图解如下:说明:让纯合黄非糯(AABB)与纯合白糯(aabb)杂交,得F1的种子;种植F1的种子,待F1植株成熟后,让其自交,得F2的种子(也可用纯合白非糯与纯合黄糯作为亲本)。统计分析F2的子粒性状表现。若黄粒:白粒3:1,则验证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若非糯粒:糯粒3:1,则验证子粒的非糯与糯

69、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则验证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亲本(纯合白非糯)aaBBAAbb(纯合黄糯)亲本或为:(纯合黄非糯)AABBaabb(纯合白糯)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完成(1)(2)分两种情况做假设,即a.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

70、变造成的,b.该白花植株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看杂交后代的花色是否有差别。答案:(1)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形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3解析:如果另一对等位基因(B、b)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完全连锁,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如果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让题中的父

71、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或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若F2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子代黄色:鼠色:白色1:1:2),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若F2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子代黄色:白色1: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答案:(1)第二步:让F1雌雄成鼠自由交配得到F2(或多只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或观察统计子代小鼠的毛色)(2)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

72、1:2)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4解析:PHhHhF1HHHhhh比例1:2:1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HH死亡)现象,则蟠桃:圆桃2:1,若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HH存活)现象,则蟠桃:圆桃3:1。答案:(1)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5解析:(1)纯合绿色种子与纯合黄色种子植物杂交,F1都是黄色,表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X品系产生的F2中,黄色占27/64(3/4)3,表明F1中有三对基因是杂合的,三对基因均为显性时呈黄色,其余呈绿色,X与亲本黄色之间有三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2)要验证

73、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可设计测交实验,即取与X杂交形成的F1(三对基因是杂合的)与X品系杂交,若后代中黄色占(1/2)31/8,黄色:绿色1:7,则上述判断正确。答案:(1)X品系;F1都是黄色,表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X品系产生的F2中,黄色占27/64(3/4)3,表明F1中有三对基因是杂合的,X与亲本黄色之间有三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取与X杂交形成的F1,与X品系杂交,后代中将出现黄色与绿色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7课堂总结网络聚焦大概念网络建构提升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有性示例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2.1:1:1:13.自交4.四种9:3:

74、3:1历届真题分类集训培素养等级选考研考向1解析: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333381种,C错误;同理,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每对等位基因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答案:D2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品系M为

75、雌雄同株,甲为雌株突变品系,因此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甲。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Tsts,Ts对ts为显性,因此该植株为雌雄同株。(2)实验一中F1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ATsts,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2:1:1,说明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1抗螟植株中A和ts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为Ts,F1抗螟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其产生的配子为Ats,抗螟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Tsts,其产生的配子为1/2Ats、1/2Ts,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tsts:ATsts1:1,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螟雌

76、株:抗螟雌雄同株1:1。(3)实验二中F1抗螟矮株基因型为ATsts,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3:1:3:1,是(1:1)(3:1)的组合,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乙中转入的A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分析F2中性状表现可知,抗螟:非抗螟1:1,雌雄同株:雌株3:1,由此可判断含A基因的雌配子或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再结合实验二信息(乙可产生正常配子)可推断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为1/4ATsTs、2/4ATsts、1/4Atsts,ts基因的频率为1/2。F2中抗螟矮株雌株的基因型为A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的基

77、因型为1/3ATsTs、2/3ATsts,又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因此能受粉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2/3Ts、1/3ts,因此F3中抗螟矮株雌株占1/6。答案:(1)甲雌雄同株(2)是AA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3)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63解析:(1)根据“甲自交后,子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

78、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aaBb)和乙(Aabb)杂交,子代中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aabb。分别与甲、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

79、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答案:(1)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性状(2)矮茎腋花aaBb高茎顶花Aabb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1:1(3)aabb1:1相同国考真题研规律1解析: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总数为64,故F1中至少应有3对等位基因,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DDaaBBdd

80、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F1中也只有2对等位基因,A错误;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AAbbDDaaBBDD的F1中也只有2对等位基因,B错误;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1对等位基因,且F1、F2都是黄色,AAbbDDaabbdd的F1中只有2对等位基因,C错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的F1中均含有3对等位基因,F1表现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会出现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D正确。答案:D2解析:本题的切入点在“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

81、2株”上,相当于测交后代表现出1:3的分离比,可推断该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则A_B_表现为红色,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色,因此F2中白色植株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D3解析:(1)甲(板叶紫叶抗病)和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可知甲、丙为纯合子,根据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可知,板叶、紫叶

82、、抗病为显性性状。(2)依据(1)可知,甲、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乙表现为板叶绿叶抗病,基因型为A_bbD_,丁表现为花叶紫叶感病,基因型为aaB_dd;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8种不同的表现型,根据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测交所得子代有两种表现型可知,乙、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3)丙(aabbdd)和丁(aaBbdd)进行杂交,控制叶形和能否抗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为隐性纯合,稳定遗传,丙和丁杂交相当于基因型为Bb和bb的个体杂交,故子代的表现型为花叶紫叶感病、花叶绿叶感病。(4)乙的基因型为AabbDd,与植株X进行杂交:仅考虑叶形,子代性状的分

83、离比为3:1,符合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可推知X的基因型为Aa;考虑叶色和能否抗病,子代性状的分离比均为1:1,符合杂合子测交实验结果,可推知植株X的基因型为Bb、dd;综上可知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dd。答案:(1)板叶、紫叶、抗病(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4)AaBbdd4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翅外展相对于正常翅为隐性,粗糙眼相对于正常眼为隐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2号、3号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1为双杂合的正常翅正常眼个体,F1

84、雌雄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根据图示可知,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由图可知,控制直刚毛/焦刚毛的基因和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为母本,焦刚毛白眼(双隐性)为父本时,其子代的雄性个体全部为直刚毛红眼;野生型(直刚毛红眼)为父本,焦刚毛白眼为母本时,子代中雌性个体全部为直刚毛红眼,雄性个体全部为焦刚毛白眼,所以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红眼灰

85、体,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性状,此时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5解析:(1)(2)由实验绿叶甲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可推知甲为纯合子,由实验绿叶甲与紫叶乙杂交,子代中绿叶:紫叶1:3,可推知绿叶为隐性性状,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杂交,子

86、代中有224(种)基因型。(3)根据题意可知:紫叶植株共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8种基因型,绿叶的基因型为aabb。当紫叶(Aabb或aaBb)与绿叶杂交时,杂交子代中紫叶:绿叶1:1,当紫叶(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与绿叶杂交时,子代均为紫叶,其中紫叶(AABB)与绿叶(aabb)杂交时,F1均为AaBb,F1自交,F2中紫叶:绿叶15:1。答案:(1)绿色aabb(2)AaBb4(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6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

87、,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

88、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_ _和aabb_ _,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F2中黑檀体(AaAa1/4)长翅(Bb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答案:(1)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

89、与无眼性状的分离(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3)8隐性7解析:(1)因题干已说明是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故杂交的品种均为纯合子,根据表中甲的数据,可知F1的红果、二室均为显性性状,甲的两组F2的表现型之比均接近9:3:3:1,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组的F1的圆果、单一花序均为显性性状,F2中第一组:圆:长(66090):(90160)3:1、单:复(66090):(90160)3:1;第二组:圆:长(510240):(24010)3:1、单:复(510240):(24010)3:

90、1;但两组的四种表现型之比均不是9:3:3:1,说明控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表中乙组的杂交实验得到的F1均为双显性杂合子,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是1:1:1:1,所以用两个F1分别与“长复”双隐性个体测交,就不会出现1:1:1:1的比例。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2)1:1:1:18解析:(1)由实验3有毛白肉A

91、与无毛黄肉C杂交的子代都是有毛黄肉,可判断果皮有毛对无毛为显性性状,果肉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2)依据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对应关系,可确定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_ff,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ddF_,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果皮都表现为有毛,则有毛白肉A的基因型是DDff;又因有毛白肉A和无毛黄肉B的子代黄肉:白肉为1:1,则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是ddFf;由有毛白肉A(DDff)与无毛黄肉C(ddF_)的子代全部为有毛黄肉可以推测,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为ddFF。(3)无毛黄肉B(ddFf)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FF:ddFf:ddff1:2:1,故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亲代的基因型是DDff和ddFF,子代为有毛黄肉,基因型为DdFf,其自交后代表现型为有毛黄肉(9D_F_):有毛白肉(3D_ff):无毛黄肉(3ddF_):无毛白肉(1ddff)9:3:3:1。(5)实验2中无毛黄肉B(ddFf)与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 2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