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778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四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 学 语 文 第 九 册 三、四 单 元 测 验 试 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总分100分 卷面占3分)一、积累与运用 (共31分)1、看拼音,写词语。(14分)Xin ychu zh b w gun j shgo ji am shng gu j shngxio xn y y brngzhng bin lu y b ju2、填空:(9分。1、2、4题各2分,第3题3分)(1) 宝剑锋从磨砺出,( )。(2)( ),自满十事九空。(3)春风能( ),和煦催耕种。( )微动摇,( )时相送。 (选自四时之风)(4)仿照四时之风的写法,写两句诗描写风或其他的景物。( )风能( ),( )。

2、( )能( ),( )。3、从第三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体形庞大的鲸,活泼机灵的松鼠,了解了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还领悟到了一些说明方法,如( )、( )、打比方等。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了不少科普方面的书吧,请用简短的语言给同学介绍两本,试着用上说明方法。 (4分)4、给下面的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合成一句话。 (4分)(1)花生的外表不好看。 花生的用处很多。(2)鲸生活在海洋里,体型像鱼。 许多人管它叫鲸鱼。二、阅读感悟(36分)(一) (11分)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你发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1、文

3、中的标点没有加完整,请把所缺的标点补充完整。(3分)2、在括号里补充合适的关联词。(2分)3、联系实际,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4、在正确的答案下画横线。 ( 2分)朗读这段话,语调应该(平缓 激昂),语速应该(快速 中速)。 (二) (14分)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亡。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3分)2、这段话中的第三句话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4分)3、联系上下文,可以试

4、着把 “杀戮”换成( )。(2分)4、你认为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能删掉吗?说说理由。 (2分)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3分)(三)_的价值(11分)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五元钱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1、把题目补充完整。(2分

5、) 2、在文中找出和“红火”意思相近的词(用横线画出来)。(2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物美价廉”的意思。 (2分)物美价廉: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4、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5分)“我明白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

6、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作文 (30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留心平常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有时一件小事也能引起人的思考,给人以启发。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的事记下来。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并注意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