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8课 毛主席在花山l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266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8课 毛主席在花山l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8课 毛主席在花山l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8课 毛主席在花山l 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11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神态等方法,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大家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吗?今天

2、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故事。2.板书课题毛主席在花山。3.音频:毛主席在花山。二、初读感知1.介绍毛主席: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2.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2)音频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3.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毛主席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碾子 簸箕 炊事 一筒 沏茶 瓷碗 旮旯 笤

3、帚 舀水旮旯: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簸箕:扬米去糠的工具。笤帚:指高粱穗或黍子穗等扎成的扫地、除尘用具。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三、精读领悟1. 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8段):毛主席让群众回到碾台 。第二部分(第9-11段):派警卫员送茶水。第三部分(第12段):毛主席帮群众碾米。2.阅读文章,找出描写毛主席的语句,并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他什么品质?示例1: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 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神态、语言描写。看出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示例2:“注意,

4、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语言描写。体会到毛主席与群众的情谊,体会到毛主席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来源:学,科,网Z,X,X,K3.毛主席为什么把舍不得喝的茶送给百姓?毛主席关心群众,感谢群众对工作的支持,同时充分认识到老百姓的重要性。4.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话有哪几层含义?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5.从毛主席帮助母女碾米你体会到了什么?A毛主席以身作则帮助百姓。B毛主席和群众们相处融洽。6.你如何理解“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模仿老人说话的神态、语气。这句话说明老人没有认出毛主席,但

5、是可能听说过毛主席关心群众的故事,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7.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请回群众碾米;送茶水;帮助推碾略写:日以继夜操劳从侧面烘托出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帮助群众,不搞特殊化。8.拓展延伸收集资料,体会他和人民大众平等的思想。他去理发排队人们说他日理万机让他先理但被他婉拒了说人人都有忙事 ,他跟普通人一样。坚持排队。来源:学|科|网Z|X|X|K四、课堂总结来源:ZXXK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不仅仅是我们的伟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爱戴他。五、课堂练习1.填空“碾

6、”的部首是( 石 ),第七笔是( 横 )。“俺”的部首是( 亻 ),第五笔是( 捺 )。“炊”的部首是( 火 ),第七笔是( 撇 )。2.组词俺( 俺们 ) 筒( 竹筒 ) 彻( 彻底 )淹( 淹死 ) 茼( 茼蒿 ) 沏( 沏茶 )六、作业布置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来源:ZXXK 请回群众碾米 毛主席在花山 送茶水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

7、“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帮助推碾【教学反思】来源:学|科|网Z|X|X|K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毛主席在花山

8、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描述了毛主席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

9、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本篇课文以叙事为主,但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教学的重点是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是通过具体事例来感受毛泽东的情怀,从而产生对领袖的敬仰之情。 本课在导课过程中,采用毛泽东的词为引入,意在丰富学生的优美词句积累,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