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68840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伟大的友谊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教师板书课题“伟大的友谊”)师:大家一齐读这个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非常好,我在别处讲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读成“伟大的友谊(yí)”,都错了。而今天我们全班同学都读“伟大的友谊(yì)”。这个字读对了,很好,但是我要问了,谁知道,什么叫友谊?生:很多人之间或者两个人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师:讲得对不对?生:基本上对。师:他说基本上对,确实差不多,简单地说就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情感叫什么?生:友谊。师:(指刚才的学生)你有没有朋友?生:有。师:谁?生:吕昆。师:谁叫吕昆?请站起来。(叫吕昆的同学站起来)师:

2、你认为你们两人的友谊是不是伟大?(众笑)生:不是。师:(问吕昆)你认为你们俩的友谊是不是伟大的?吕昆:是。(众笑)师:为什么?吕昆:(众笑)师:说不出来了,你说你和吕昆的友谊不是伟大的,为什么?(此生列举了平常的很多例子,来说明还不够伟大的程度)师:我非常赞赏这位同学的坦率,请坐,是不是伟大的,一会儿再说。起码我认为他们俩的友谊是不错的,是吗?生:是。师:他俩不但有东西一起吃,走路一块走,而且还互相帮助,一块学习,这种友谊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不是伟大的,一会上完课再告诉我,好不好?这篇课文讲的是伟大的友谊,你们知道是谁和谁的事?大家一起说,第一个。生:马克思。师:对了。第二个。生:恩格斯。师:对

3、,是这两个朋友之间的情感,而且是伟大的。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什么样的友谊是伟大的?这就是我们这一课书要认识的问题。另外,在这一课书里,我要教给大家一些把握文章全篇内容的方法,学习每一个段落的方法,希望大家用心学,好吗?生:好。师:你们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这篇文章不像其他文章一样,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像别的课文有描写得非常优美的景色,也不像别的文章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是不是呢?生:是。师:它就是把他俩的友谊究竟是怎么回事就那么说出来,难免读起来觉得有点枯燥是吗?生:是。师:那么这样的文章我们读不读呢?生:读。师:不读还不行,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好多这样的文章。怎么样把枯燥的文

4、章读出兴趣来,这也是我们这堂课要学的。你们说好不好?生:好。师:如果学会了,不但描写景色的我们爱读,抒发感情的爱读,就是非常枯燥的文章我们也爱读了,你们说有好处没有?生:有。师:那就注意听,我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所以读起来有点枯燥,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也没有丰富的情感抒发,它主要采用这种手法,(板书“叙述”)什么方法?生:叙述。师:什么叫叙述呢?就是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作者在叙述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法,第一种(在板书“叙述”下写“概括介绍”)是“概括介绍”,什么是“概括介绍”?就是说这个事说得很简单,很概括地三言两语说完了,但包容的内容却不少,时间跨度也很大。另外还有一

5、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在板书“概括介绍”下写“具体描述”)是什么方法?生:具体描述。师:这种具体描述的方法与第一种“概括介绍”比起来就显得详细多了,怎么来的,怎么去的都要说一说,而且还要举几个例子让你更加明白。这就叫“具体描述”,课文里不同的自然段用了不同的两种方法。你们愿意不愿意区别这两种方法?生:愿意。师:愿意就打开书,完成课堂上的第一件工作:你把课文各个自然段再浏览一下,什么叫浏览呢?就是速读,不要一字一句的,各个段大概看一看,课文上的自然段哪些是用“概括介绍”的方法来写的,就在那一段前加一个小三角用来标记,那么没画三角的就是“具体描述”了,明白吗?现在开始。(学生各自读课文)师:有的自然

6、段是三行,就是概括介绍,有的段也是三行,却不是概括介绍,怎么区别?还得看内容,有的写得内容面很窄,用的字数也不多,那不算;有的写得面很宽,就是刚才说的,包容的内容不少,也许时间跨度还很大,字数却很少,那叫什么?生:概括介绍。师:现在继续。(学生继续自读,老师在行间巡视,间或进行指导)好,注意,谁能说一下你第一个发现是“概括介绍”的是哪段?生:是第一自然段。师:谁也找到这一段了?(很多同学举手)好,不错,放下手。我现在请你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大家注意听,第一段在遣词造句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看你能不能听出来?(生读第一段)师:读得很好,请坐。现在谁听出来了,第一段一个明显的特点?你听出来了?好,

7、但我不让你回答,我让你也用朗读把这个特点表现出来行不行?生:行。师:行,大家听。(此生重读第一段)师:听出来特点了吗?生:听出来了。师:谁是真听出来的?不是从书上看出来的?生:有一个共同。师:有一个共同是听出来的吗?是课文上写出来的。不是你听出来的。谁听出来了?生:每一个标点都有停顿。师:停顿是特点吗?不管什么文章,有标点就有停顿呀!生:可以听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师:怎么听出来的?生:因为他说了是共同领导师:(打断)那你还不是听出来的,也是看书看出来的。实际上我告诉你们吧,他并没有读出来,所以你们不知道这一段的明显特点是什么?(指一学生)你再把这一段读一读,把你想到的特点用语气表现出来

8、。(学生再读课文)生:这“共同“两字写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友谊的深度。师:怎么共同两字就有深度了?我还是问你,你怎么听出来的?生:他朗读时把“共同”读得特别重。师:你从他读书中听出了什么特别的地方?生:五个,这一段里总共有五个“共同”。:在一段里共有三行字,却连续用了五个“共同”,这算不算非常明显的特点?生:算。师:这位作家肚里没词儿,就有一个“共同”(众笑)老来回重复,是吗?生:不是。师:那是怎么回事?他连续用了五个“共同”,使你感觉怎么样?生:使我感觉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工作。师:对不对?生:对。师:她刚才解释了,“共同”就是在一块儿,干什么事都在一块儿,

9、究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你读读第一个“共同”。生:“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师:研究什么学问?语文数学吗?生:不是,是研究马克思的学问。师:马克思的学问就是马克思主义了,那是革命的学问,也就是说,他们在一起研究革命,对吗?生:对。师:你再读第二个共同。生:“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师:领导革命,再读第三个。生:“共同办报、编杂志。”师:办报编杂志是干什么?生:搞宣传。师:对,宣传革命,再读第四和第五个共同。生:“共同起草文件,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师:共同起草革命文件,我们再总地回顾一下这五个共同(教师屈指计数)第一,研究革命,第二领导革命,第三宣传革命,第四起草革命文件,第五,

10、给第四举了一个例子,把这五个共同概括一下,他们在一起是干什么呢?生:共同革命。师:对呀,我们就是这样,抓住这个特点,从五个共同中去思考,全段文字就一下子理解了,这样的友谊是不是伟大呀?生:是。第二部分师:(问吕昆)比起你们有东西一块吃怎么样?(众大笑)吕生:更伟大。师:是啊,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有东西也可能一块吃。但他们主要是在一起干什么?生:干革命。师:想一想这五个“共同”,就充分地理解了全文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什么呀?生:好朋友。师:不但知道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具有伟大友谊的好朋友,懂了没有?生:懂了。师:这一段你们是怎么学会的?抓住什么?生:抓住“共同”这个词学会的。师:“共同

11、”在这一段里是个什么?这个词是这一段的特点,所以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呢?(板书“抓特点”)生:抓特点。师:我们是用这种方法学会的。我们没有费多大力气去理解全段的内容,只要把它的特点抓住了,了解这个特点,那全段的内容也就明白了。这一段我们运用“抓特点”的方法,把握了全段的中心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板书“好朋友”)学得不错,现在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出现的第二个“概括介绍”的段落是哪一段?生:第四自然段。师:说得对。第四自然段也是“概括介绍”,但这一段就不能再用“抓特点”的方法来学了。(在板书“抓特点”下写“抓要点”)要抓什么?生:抓要点。师:要通过抓要点来学,下面我请这位同学把这一段

12、读一下,她读的时候,大家不管这段写了多少话,只看它写了几个要点,几个主要内容,把它一抓住,这一段就全明白了,好,开始读。(此生读第四自然段)师:读得不错,谁抓住了几个要点?生: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师:这就是要点了?没抓住。(指另一同学)你抓住了几个要点?生:我抓住了两个。师:那你用先总后分的方法说一下。生:我抓住了两个要点。第一个是恩格斯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马克思,第二个是在革命事业上,他们互相帮助。师:她说得对不对呀?生:对。师:对,这位同学非常聪明,几个要点?生:两个。师:第一个说的是哪方面?生:生活上。师:(板书“生活”)第二个是什么要点?生:事业上。(师板书“事业”并在“

13、生活”与“事业”中间画波折号)师:抓得非常好,那么,在这两个要点中,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更重要的要点?生:事业上。师:你怎么知道?生:师:你没注意看文。生:因为他在生活上说的少,而在事业上说的多一些。师:最关键的字你没注意,把它丢掉了。生:“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师:哪几个字?生:“更重要”三个字。师:“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字这么明显你没抓住,说明你读文细不细?生:不细。师:对了,还得细读,才能明白。他说的一个生活上,然后紧跟着说“更重要的是”在事业上怎么怎么,可见“事业”是作者要说的重点,是不是?生:是。师:到这儿呢,我想捎带讲一个问题,“生活”和“事业”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生:过

14、渡作用。师:过渡作用是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的作用。师:这么说,在这一段(指第四自然段)的前面,像第二、第三自然段说的都是生活上的事,对不对?生:对。师:那在后面第五段以后说的都是事业上的事,是不是?生:是。师:那么,我们把前面各段写生活的算作一个段落,后面各段写事业的算作一个段落,这第四自然段又说生活又说事业,应该归到前面去还是后面?生:应该归到后面。师:为什么?生:因为这一段主要是启下的作用。师:他说的好不好?生:好。师:他说的非常好。这就讲了一个小小的规律:过渡段在分段的时候的归属问题,是归前呢还是归后呢,要看它主要是承上还是启下。刚才我们知道了更重要的内容是事业,可见这一段的主要作用是

15、什么?生:启下。师:所以这一段应该归到后面来,明白没有?生:明白了。师:不但这一段,以后遇到所有的过渡段的归属问题,怎么划分,就看它主要是承上还是启下。过渡段的划分我们明白了,下面来读一读这一个过渡段,既然重点在后面,那么重音应该放在哪儿?生:后面。师:好,谁能读一读,体现后面的重要性。(一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师:明显不明显?生:不明显。师:不太明显。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起调太高了,后面再想高,上不去了。那位男同学你来试一下。(一男生起来读这段)师:他有所体现没有?生:有。师:但是读得太快,大家一起读一次好不好?开始。(学生一起读这段)师:很好,这就又告诉我们一个朗读的规律:凡是文章内容所强调的东

16、西,就应该读得重一点。刚才五个“共同”这个特点,就是强调干什么都在一起,所以五个“共同”读的时候就怎么样呢?生:重一点。师:重一点就对了,你这样有重点地一读,别人一听就明白了:“噢,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是不是?生:是。师:好了,这个问题先讨论到这儿,再看看文章里还有没有“概括介绍”的段落。(学生各自看书)师:谁还发现了?生:是第六个段落。师:第六个段落是“概括介绍”吗?生:不是。师:你读一读这段。(此生读这一段)师:这一段的文字是不多,但是它的内容很多吗?生:不是。师:只不过他们分开了,后来每天通信。虽然文字少,但是内容包含不多。所以不是“概括介绍”,有没有别的发现?(一学生站起来读第八自然段

17、)师:文字的多少跟第六段差不多,但第六段只写了分开以后的那一段情况,这一段写了多长时间?有多长的时间跨度?生:四十年。师:一下子写了四十年,哪一个包容量大?生:第八段。师:第八段用的是不是“概括介绍”?生:是。师:第八段整个概括介绍了一生的情况,是不是?生:是。师;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他读的时候大家还用这种方法抓要点。看看能抓住几个要点。(生读第八自然段)师:读得不错,谁抓住要点了?生:我抓住要两个要点,第一个是点明中心,第二个是和开头互相照应。师:说得具体一点,怎么样点明中心?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师:是这样吗?生:不是。师:不是,请坐。另一同学来说一说。生:我一共抓住了两个要点,

18、第一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点是师:(打断)一个要点就这么长的一段话,你给它缩减一下。生:他们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师:对不对呀?生:对。师:(板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我写得对不对?有的人眼尖发现了,你说。生:不对。师:为什么?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他们共同创造的。师:是吗?上面有“共同”两字吗?是这个错误吗?生:不是。师:是什么?生:没有讲是谁创造的。师:这堂课就是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您写的是“创立”课文里是“创造”。师:他发现了,课文里写的是“创造”,而我这儿写的是什么?生:创立。师:和课文上不一样,我是故意这样写的。我想问问大家,这样写行不行?

19、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我这样写:“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说通说不通?生:说不通。师:为什么说不通?生:因为“创造”和“创立”这两个词的基本意思不一样。师:我告诉大家,“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在这儿改成“创立”也可以。意思完全能够说得通。我所以写“创立”是为了多给大家提供一个词语,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用“创造”,也可以用“创立”,不但可以用“创立”还有词可以用。生:建立。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行,但不太合适。生:创建。师:对了,“创建”在这儿也能用。可见我们祖国的语言非常怎么样?生:丰富。师: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言来说,这样我们的表达力就增强了,明白了吧?生:明白了。师:这是第一个要点

20、,第二个要点是什么?生:第二个要点是“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师:能不能像刚才那样也把它缩减一下?生: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师:对了,第二点就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友谊”这几个字课题上有了,我们这儿就不写了。课文在最后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不但给全文起了一个总结的作用,而且也照应了一下课题,成为一篇浑圆的文章。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两个要点,一个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这都是说他们的伟大的友谊的什么?生:结果。师:伟大的友谊的结晶,伟大友谊的伟大成果。学到这儿了,我问你们,结出了伟大成果的友谊,是什么样的友谊呢?生:伟大的友谊。师

21、:这就是他们的友谊为什么是伟大的友谊的第二个原因结出了伟大的成果。吕昆他们的友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出伟大的成果,所以还不能说是伟大的,对不对?生:对。至此黑板上板书字样为:伟大的友谊好朋友生活事业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师:我们通过三个概括介绍的段落,实际上已经大致地把握了全文的内容,好像是给文章立起了一个框架是不是?生:是。师:也好像是一个人的骨骼立起来了,这个人的形已经出现了。只要在骨骼上贴上血和肉,那么对这个人就完全了解了。血和肉在哪儿呢?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事业上互相关怀,把这两块一贴,全文就学完了。这就是我今天向你们介绍的一种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这篇课文正好提供了三个概括介绍的

22、段落,我们利用这三个段落先把骨骼立起来,使我们一下就明白全文内容了。另外,全文的结构也全明白了,你们一看板书,肯定就知道全文可以分几段了,是不是?生:全文分四段。师:第一段写什么?生:第一段主要写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师:对了,写他们是好朋友。第二段呢?生:第二段写恩格斯在生活上给马克思很大帮助。师:第二段写生活上的事情,对不对?生:对。师:第三段呢?生: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师:第四段呢?生:第四段讲他们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师:对不对?生:对。师:黑板上能不能看出来?生:能。师:如果不给它分四段,从黑板上看还能分成几段?生:三段。生:第一段是讲他们是好朋友,干什么都在一起;第二段是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怀,在事业上互相帮助。最后一段是他们一起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师:说明白没有?生:明白了。师:明白了就下课。(第一课时完)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