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505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地理必修一(浙江专用、湘教版)作业: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课后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下图是1万年来挪威雪线海拔高度(实线)与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虚线)。读图,完成12题。1.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2.中国与挪威相比()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B.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C.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解析第1题,可从统计图上直接读出。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气温在0以上的是19101950年。第2题,从总体上看,两地

2、气候变化趋势有关联,但并不同步。图中两条曲线有交叉情形。答案1.D2.D2013年2月来自中国海洋局的消息称: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2年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2.9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下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A. B. C. D.4.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在沿海所有地区建设堤防工程及

3、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A. B. C. D.解析第3题,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故错。第4题,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减少对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带来的海水入侵;在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建设堤防工程;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答案3.B4.C读图,完成第5题。5.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大气层频发强磁暴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A. B. C. D.解析华北地区的春旱加重反映了气温升高的趋势

4、;冰盖缩小是气温升高的结果。答案C下图为1961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距平逐年变化图(单位:mm),读图回答67题。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B.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最小的10年是19912000年C.2010年,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可能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大值D.2002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可能低于常年平均值7.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大,关于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浙江省受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暴雨天气增多B.春季,受南北气流交汇的影响,锋面活动加剧,降水较往年多C.夏季,副高脊线在28N30N停留时

5、间长,梅雨期较长D.冬季,受强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暴雪天气较往年多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有的年份降水量比平均值大,有的年份降水量比平均值小,但是其变化并没有固定的周期,所以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最少的10年是19611971年,B错误;题目所给材料仅涉及降水,与气温无关,所以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浙江省降水量明显比平均值大,则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所以可以判断2002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比常年平均值低。第7题,夏季副高脊线在28N30N停留时间长,会导致伏旱时间长,降水减少。答案6.D7.C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

6、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89题。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第8题,全球变暖使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热带地区降水增加,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故A、D两项错;全球变暖将使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7、不是大部分;气候变暖对我国来说,气温升高使得自然带向北移。第9题,考查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措施都可有效缓解全球变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是减少化石燃料的途径之一。答案8.B9.A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滩涂面积减少淹没部分耕地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11.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臭氧层破坏森林被大量砍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A. B. C. D.解析第10

8、题,由题干可知,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4050厘米,据图分析,农田地下水位会上升,加上海水盐度高,会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滩涂面积会减小。从图上看,不会淹没农田,但对港口基础设施影响较大。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温室气体增加所致,而导致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答案10.A11.B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13.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水稻种植北

9、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变暖最为明显。第13题,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答案12.D13.C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1415题。14.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15.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植被

10、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第14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第15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答案14.D15.A二、非选择题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1

1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_(正或负)相关关系。(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效应。(3)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过度砍伐森林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3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第(1)、(2)两题,通过读图即可得出结论。第(3)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有关,植被破坏导致植物光

12、合作用减弱,客观上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第(4)题,全球变暖会使海水受热膨胀、两极冰川也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产生威胁。因此需要针对原因,采取一些抑制二氧化碳增加的措施,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后果。答案(1)正(2)波动上升温室(3)BD(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图。材料二我国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

13、纬度地带?(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等。答案(1)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