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我们学习、研究和发展化学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逻辑推理B大胆猜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C知识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根据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完成探究实验,并进行下列填空:探究步骤现象结论蜡烛点燃前用小刀可切割;投入水中,蜡烛不减少,并浮于水面_;水溶性:_;密度:_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将木条置于火焰上片刻取出,外焰、内焰、焰心处变黑程度_;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有_;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_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燃烧生成了_;蜡烛燃
2、烧生成了_熄灭后吹灭蜡烛瞬间,产生_;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_白烟为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小颗粒硬度小难溶比水小依次变浅水雾生成变浑浊外焰水二氧化碳一缕白烟被重新点燃本实验体现出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_;(2)关注物质的_;(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_。性质变化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3下列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B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D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石蜡能否溶于水 B知识点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4对吸入的空气和
3、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发现,吸入的空气中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_,但_和_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低。5下列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实验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的和呼出的都是空气,成分含量没有改变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多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C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高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 C高二氧化碳水蒸气6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化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7(
4、聊城中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BD8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晚秋季节,空气中常常弥漫着大雾B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上有许多水珠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许多水雾产生D干而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9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木条横伸入蜡烛火焰1秒后,发现伸入火焰部分两端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
5、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CD10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请你参加。(1)实验位于火焰_(填图1中字母)层的火柴梗最先炭化,所以_焰温度最高。c外 图1 图2 (2)实验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_;实验的澄清石灰水变_,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3)向焰心内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口可点燃形成有趣的“母子火焰”。(如图2)水雾浑浊水和二氧化碳【查阅资料】石蜡等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不会变成液态或固态。石蜡蒸气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提出问题】能形成“子火焰”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
6、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猜想2: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实验方案】将导出“子火焰”的玻璃管用凉的毛巾包住,过一会儿在导管口点火。【现象与结论】如果导管口处不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_正确。如果导管口处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没有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_正确。211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活塞B_,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2)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3)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_,而是来自人体代谢的产物。打开关闭关闭打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