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司马光砸缸朗读:有感情的读古文,培养古文语感;译读:积累重点文言词,了解“谦词”和“敬辞”初步认识省略句。品读:细读文章,学会品析,欣赏元方的聪明和方正。学习目标u读准字音u正确停顿诵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读出文章的两个层次。用读表现课文中的人物。叙 述 者:平和舒缓语气友人:气愤、
2、惭愧元方:怒中不失礼节译读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2、组内疑难交流,师生释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那朋友还没有来,太丘就丢下他离开了。太丘离开后,那人朋友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那人便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定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1、与友期行2、日中不至
3、,则是无信3、对子骂父,则是无礼6、下车引之 7、元方入门不顾4、相委而去5、友人惭(约定)(信用)(礼貌)(舍弃)(离开)(感到惭愧)(拉)(回头看)小贴士:词义巧记可以联系成语来识记约定不期而遇舍弃锲而不舍舍身取义舍近求远离开去危就安信用 言而无信言而有信。拉 引吭高歌回头看瞻前顾后期舍去信引顾尊君在不君 与 家 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我的父亲(谦称,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呼别人时尊重对方;对外人称呼时谦逊有礼。称呼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用尊称别人的父母:尊君、令尊、令母、令堂别人的儿女:令郎、令爱别人的妻子:尊夫人、贤内助对别人称自己或者和自
4、己有关的人用谦称。自己的父母:家父、家母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自己的妻子:拙荆、内人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家君君君友文言文中,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某些句子成分往往省略,这种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省略句使语言更加洗炼有力。品读选一个问题说一句品析的话:从文中的一个字你读出了什么?从文中的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从文章中你读出了什么?例如:一个“久”字写出了时间之长,让“守信”与“不守信”相对的两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一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我读出了友人怒斥太丘,对子骂父的粗俗蛮横,没有礼貌,缺乏修养。从文中我读出了语言的简洁凝练,寥寥数语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鲜明的形象,还说明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把文章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叙写要完整,人物形象要鲜明,不少于五百字。3、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