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环境 1.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 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C 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给土壤的有机质多D 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2.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 气候干旱,降水少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3.下列关于生物循环及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产物B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创造者C 大气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生物的作用D 绿色植物可以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4.关于植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错误的表述
2、是()A 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循环B 绿色植物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C 绿色植物促进了地壳的物质循环D 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指防风固沙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以下两题。5.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大气环流 B 太阳辐射C 地理位置 D 下垫面状况6.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A 气候 B 地形C 植被 D 河流下图为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回答以下两题。7.漫画中植物揭示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A 地形平坦B 生物丰富C 气候干旱D 地下水丰富8.在图示环境中发育的土壤,其主要特点是()A
3、腐殖质含量高B 水分含量高C 有机质含量高D 相对较为贫瘠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9.我国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A B C D 10.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A 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 多冻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 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4、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 B C D 1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 B C D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13.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A abcB defC aceD bdf14.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A 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 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 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 f江淮平原的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渍化下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三题。15.近百年来大气中的CO2含
5、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C 燃烧化石燃料D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6.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B 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物的作用C 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D 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与的结果17.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时提倡多种树种搭配,主要是为了()A 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B 美化林区环境C 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D 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18.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沙尘暴频发洪涝灾害增多A B
6、 C D 19.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地壳上升B 毁坏植被C 气候恶化D 围湖造田20.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反映出地理环境具有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21.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地区,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性。(2)
7、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和_,其原因分别是_。(3)若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则对本区内的土壤和河流有何主要影响?答案解析1.B【解析】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气候有关,高温多雨的地区,有机质分解快,积累的少。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B对。2.A【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力作用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少。3.C【解析】大气中的氮气来源于原始大气,和生物作用没有多大关系,生物作用主要和二氧化碳及氧气有关。4.D【解析】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指吸烟除尘,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C【解析】各地理要素的形成
8、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该地纬度较低,气候湿热,因而植被种类多样,加之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短、急。6.C【解析】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如果植被遭破坏,就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7.C【解析】读图可知,该植物地上部分树枝短小,植物枯萎,但是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十分发达,主要是为了吸收地下深处的地下水源,说明该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选C。8.D【解析】由上题可知,该植被所在地区,降水稀少,气候比较干旱,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物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故选D。9.B【解析】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结合图示,选B。10.C【解析】C
9、选项中“土壤肥沃”错误。11.A【解析】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素是气候。12.B【解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B。13.B【解析】读图即可直接得出答案。14.D【解析】土壤盐渍化一般发生在相对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江淮地区位于南方,其年降水量大于800 毫米,为湿润地区,况且将旱地改造成水田,土壤更不会因为湿润积累盐分,成为盐碱地,故D项说法错误。15.C【解析】从图中可知,CO2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化石燃料,二是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而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16.B
10、【解析】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是从原始大气中的氨分离出来的。17.D【解析】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提倡多种树种搭配,使防护林生态系统更趋复杂,从而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8.D【解析】从图中看出林地在不断减少,梯田的面积在增大,由于开垦梯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河流中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使河床抬升,容易产生洪涝灾害。19.B【解析】从上题的分析来看,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加剧的根本原因是植被破坏。20.(1)整体性生物(植被)(2)CAB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解析】此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11、的相互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是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21.(1)东北整体(2)春季夏季春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3)对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对河流:含沙量增加;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解析】根据图中的“三面环山、平原中开”“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灰暗、肥沃的土壤”等信息,可判断该地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一般有两次汛期;本区森林锐减,水土流失会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加大。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