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金教学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作者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主要笔名。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等等。写作背景1923年,19岁地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家庭地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
2、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及一些优美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三次观星的感受;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讨论学习迅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感受。时 间地点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类别次数从前七八月的夜晚三年前如今家乡庭院南京住处海 上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探究学习细细地品读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分别体验作者三次不同的情感,说说它们地不同之处,并试着
3、探究一下,造成三次不同感受的原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地向往,体现了作者的童心、童趣。思考一下,文章的结构如何: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
4、,“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复习巩固,思考1:课文中的那句话交待了本文的写作缘由。围绕看繁星,写了几个片断?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4个片断。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体会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中“看看”和和“呢呢”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那个天上的巨人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指什么?指英国人指给指英国人指给“我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怎样理解?怎样理解?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船在动,星也在动。星也在动。
5、”(此题如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此题如学生提出其它理由,只要合理即可)教师点拨: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温馨)(温馨)夜晚:无描述夜晚:无描述星空:密密麻麻的繁星星空:密密麻麻的繁星感受:如在母亲的怀里似感受:如在母亲的怀里似夜晚:寂静的夜晚夜晚:寂静的夜晚星天:认得一些星星星天:认得一些星星感受:如同朋友一样感受:如同朋友一样夜晚:柔和、寂静、梦幻夜晚:柔和、寂静、梦幻星天:认得很熟,看见巨人跑星天:认得很熟,看见巨人跑感受:如同孩子睡在母亲的怀中感受:如同孩子睡在母亲的怀中(亲密)(亲密)(惬意
6、)(惬意)现实现实联想联想了解课文的结构了解课文的结构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以及对大自然的、对美好生活的。童心童趣热爱向往思考:为什么三次看星的情况和感受会不相同?(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二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甜蜜、温馨,依恋之情。2、亲密、投机,伙伴之情。3、惬意、信赖,知心之情。找一找:想象的句子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联想的句子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品一品(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
7、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品一品(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品一品(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三读课文,问题探究:1、朗读第3节,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2、你觉得哪些词句用得特别妙,为什么?提问:你知道星座吗?课文第四节讲的是哪一个星座?猎户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