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异的琥珀(一)导入1.展示实物或图片(一般的琥珀),使学生对琥珀有感性认识。2.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谁讲讲有关琥珀的知识?(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和各种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关于琥珀的文章,文中的琥珀可不是一般的琥珀,关于它,还有着一个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把课文朗读流畅。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1.课文中的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2.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追问:你怎
2、样理解他说的“很少见的”?这确实是一块奇异的琥珀。)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学习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1.指名朗读,说说这块琥珀的样子,体会、欣赏它的奇异、美丽。2.这一自然段还写了什么内容?理解:考古学家们通过这块琥珀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从琥珀的样子推测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这个已知的情况)(了解未知情况)“可以推测”“可以知道”表明了这块琥珀考古价值。学习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1.课文哪部分描写了故事的详细情形?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什么?(讲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2.这奇异的琥珀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四个阶段:(1)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落下
3、来(2)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3)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一个松脂球(4)淹没在泥沙下,变成了化石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4、,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也可以说是两大阶段:(1)形成松脂球;(2)变成化石板书:3.你认为作者推测的这几个阶段的详细情形合理吗?他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推断?(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谈谈自己的体会,悟出:琥珀形成有哪些必要条件。)(四)总结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谈)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