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短文两篇_湘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4432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短文两篇_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短文两篇_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短文两篇_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短文两篇_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 4、短文两篇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8个生字;辨析多音字“没”;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疑问,努力探索的习惯。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学写拟人句。教学难点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看图朗读,想像雨景1.投影显示第一幅插图,看看图上有哪些内容?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图中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雨?然后说说你生活中

2、遇到的这样的雨是怎样的?朗读感悟,欣赏体验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2.比较句子。(投影出示)蓝蓝的天空,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忽然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1)指名读这两句话。 (2)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忽然”一词,表明乌云来得又快又急。 (3)再读这两句话,读出第二句强调的地方。 3.默读第24自然段,体会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描写雨中哪儿的景象? (2)“点点晶莹的小水珠,连成一片,流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这句话如何理解? (3)第3自然段着重写了哪儿的景象? (4)投影学句。 “来来往往的汽车也像洗了

3、个澡,车头灯光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 这一句把细雨冲洗汽车比喻成人洗澡,把细雨中的车头灯光比喻成一串串圆圆的月亮,拿我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又易于被学生所理解。 (5)说说第4自然段着重写了哪儿的景象? (6)品读美句。“树叶被雨点洗刷得绿莹莹的,像一只只明亮的眼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 (7)指导读出雨中景色的美。个性见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4、短文两篇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读8个生字;辨析多音字“没”;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

4、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疑问,努力探索的习惯。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学写拟人句。教学难点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想象、自读自悟。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雨中自然界的美景。那么雨后的自然界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色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的第二篇短文雨后。(板书课题)二、初读感悟1.学生自由出声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字或读破句的地方。三、熟读领悟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评议。2.默读课文,找出各自然段所描写的自然段景物。3.学生交流。第1自然段:写了山野,空气清新

5、。第2自然段:写了水中的荷叶和青蛙。第3自然段:写了蒲公英。第4自然段:写了溪水和鱼儿。4.教师重点指导学词、学句,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1)投影:“荷叶拖着水珠,青蛙瞪大眼睛跳了上去,水珠抖落,溅出圈圈波纹。”体会用词的恰当。(2)投影:“溪水哗哗唱着,鱼儿伴着歌声,摇头摆尾,跳起水族迪斯科。”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间停顿,吐字要清晰,要读出雨过天晴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读出对雨后景色的赞美之情。听录音朗读课文。6.学生齐读课文。四、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写了雨过天晴大自然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作者由于观察细致,所以描写得心应手,语言运用十分得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个性见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