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花瓣飘香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3176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花瓣飘香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花瓣飘香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花瓣飘香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6.花瓣飘香_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六课花瓣飘香练习一、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

2、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我能写词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

3、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hun kn dn sh zhi hu n li sh de b zh su cu二、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

4、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

5、展。 我会组词。捧( ) 措( ) 摘( ) 蝗( )棒( ) 惜( ) 滴( ) 惶( ) 三、 选择合适的词义。1 惹:A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 B (言语、行动)触动对方。C (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 (1)惹人喜爱 ( ) (2)惹不起( ) (3)惹祸( )2捧:A用双手托。 B量词,用于能捧的东西。 C 奉承人或代人吹嘘。(1)捧着肚子( ) (2)一捧( )玉米 (3)捧场(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舍(sh sh)得 摘(zizhi)花 露(lul)水高兴 (xnxn) 宿舍(shsh) 眼眶(kunkun)五、判断动作,对号入座。 俯 捧 跑 穿 摘 看

6、一天清晨,我( )到有个小女孩( )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 )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 )着,然后飞快地( )过田野,( )远了。六、按要求改句子。1.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仿写句子)2.小女孩回家了!(扩句句)3.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改成“被”字句)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课文的题目“花瓣飘香”中的花指的是( )。 A月季花B牡丹C康乃馨 2小女孩摘花是给( )。 A“我”B妈妈C爸爸 八、阅读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

7、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妈妈生病了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1)为什么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2)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3)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对这个小女孩说些什么呢?(4)妈妈身体不好时,你会为她做些什么呢?第六课花瓣飘香答案一、 我能写词语。惶恐 懂事 摘花 拿来 舍得 不知所措解析:

8、注意“惶恐、措”的书写。二、 我会组词。捧走 措施 摘花 蝗虫木棒 可惜 水滴 惶恐解析:形近字辨析。三、选择合适的词义。 1.C B A 2.A B C 解析:结合语境,利用排除法。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sh zhi l xn sh kun 解析:多音字、易混字音辨析。五、判断动作,对号入座。 看 俯 摘 捧 穿 跑解析:课文重点词语的再现。六、按要求改句子。 1.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2. 小女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3.一片带露水的花瓣被一个小女孩摘了。 解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3.被字句用介词

9、“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的一种。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 A 2. B解析:从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角度分析。八、阅读1. 小女孩的爸爸在南沙当兵,小女孩能牢记着爸爸的嘱咐,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在妈妈生病时想到把几瓣月季花的花瓣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所以说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2. 一盆送给小女孩,是因为我被小女孩的孝心打动了。 一盆送给我的母亲,是因为我也想孝顺自己的母亲。3. “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关切地说:“小妹妹,这盆月季花是送给你的,你收下吧。有了月季花,你妈妈会高兴的,心情也会很愉快,祝你的妈妈早日康复。小女孩望着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说:谢谢,谢谢。4. 帮妈妈扫地、刷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解析:1.联系课文内容,可以找到答案。2.理解小女孩的孝心,以及作者也受到了感动。3.联系课文内容,从小女孩为母亲所做的事情角度去分析。4. 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