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794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单选题1、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2、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B、C、D、3、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

2、此相似的是( ) A、英国首相的产生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C、法国总统的产生D、中国居委会、村委会的产生4、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文化革命,其中打击了儒家思想的是“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A、B、C、D、6、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秋收

3、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B、C、D、7、“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8、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B、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C、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D、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9、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

4、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0、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11、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

5、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12、“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施,为澳门发展谱写出了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我们坚信,澳门的明天与伟大祖国一样,一定会更加美好;澳门同胞的未来生活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一定会更加幸福。关于澳门的“一国两制”方针特别性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 A、社会制度B、实施目的C、设立区域D

6、、时间期限13、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14、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

7、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5、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 )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中美关系问题D、钓鱼岛问题16、董辅蚋在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

8、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 农民购买能力增强 市场购销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A、B、C、D、17、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在我国开始出现的时代背景( ) A、改革开放对外经济交流日

9、益扩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八字方针”的实行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8、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法制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摘编自古罗马法材料二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 ,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 ,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2卷)材料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 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己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

10、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一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 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庐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摘编自赵惜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结合史实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11、出近代以来英国在革命成功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9、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

12、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据梁启超李鸿章传材料二 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13、 (1)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利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题干材料

14、的核心,即在强调中书,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A项,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与题干”而去公卿甚远“不相符合。居真宰相之任”体现的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已经相差无几,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B项错误;D项“三省制”不是题干材料核心内容,而且题干材料的描述体现不出“曲折的发展”综上故本题答案选C。2、【答案】C 【解析】是指1936年长征胜利结束,是指1949年4月渡江战役;是指1927年秋收起义;是指1949年新中国建立,因此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个概念。直接民主制实行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地狭人少,中国的城市居委会选举具备这一前提, D项符

15、合题意;间接民主制即代议制,适合人口众多的大国,如A、B、C三项的情况。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以粮为纲”、 “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 等反映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即“左”倾错误;“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则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故选 A项。B项是在1953年到1957年,而材料反映的事件的时间是1958年以后;C项是在1966年以后;D项是在1978年后,均不符合题意。5、【答案】D 【解析】“焚书坑儒”是秦朝加强思想控制的典型表现,儒家受到毁灭性打击,故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新文化运动”对以儒家思想为核

16、心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故正确。“文化大革命”也沉重打击儒家思想,故正确。所以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描述了红军长征的史实,描写的是1949年渡江战役的磅礴气势,描述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出现在1950年国庆节期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故答案选C项。7、【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我国的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故选B。A项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C项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D项是在城市居民和

17、村民中间实行的基层选举制度。ACD均不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题干中列出的四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包括:抗日战争、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香港回归。A项与后两幅图片不符,C项与前两幅图片不符,均可排除。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成功收回了香港主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故选D。 9、【答案】D 【解析】抓住题干材料主要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及时间,自然可以得出这是指的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8、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选D。A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时期产生;B项无法体现材料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信息;C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10、【答案】B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藉,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传统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非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是在强化君主专制,而“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则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已经是历史潮流,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

19、进程当然不能起决定作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过程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11、【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能够“直接”反映的是反映的是面对日本侵华所造成的民族危亡,荣德生等近代实业家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足以证明材料是在强调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危机意识,材料中的“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共抗争之”也足以说明实业家的确具有危机意识,其他三个选项也能体现出来,但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的,所以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的只能是C。1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民族自治区

20、与特别行政区不同点有:设立的地区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地区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其中社会制度的不同是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本质区别,故A项与题意相符;B,C,D项与题意不符。 13、【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在古代社会,法治是君主意志的体现,是一种“人

21、治”,强调的是“君权”;现代“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是人们意志的体现,源于“民权”,故A项正确;C,D项错误。管子所说的“法治”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现代中国的“法治”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故B项错误。14、【答案】B 【解析】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 A;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1956 年提出该方针,而不是1949年,排除D。B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5、【答案】B 【解析】由诗中的“一心中国梦,万 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2、的意思来看符合国共两党的关系,前两句认为国共两党都是梦想中国富强,不惜流血牺牲,后两句是国共双方既有合作抗敌,又有自相残杀,最后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再度合作,故选项B较为符合题干要求。ABD项无法体现“度尽劫波兄弟在”等材料信息。 16、【答案】C 【解析】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商品短缺需要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需要发展市场经济,市场购销体制的建立,产品逐渐丰富,票证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供应充足造成的,并不是购买能力增强的结果,购买力越高产品会越短缺。 1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出现的时间在改革开放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当时改

23、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已经普遍实行。所以A项符合要求。 18、【答案】(1)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关系: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 等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2)文件:权利法案。意义: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政治民主化;为他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促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3)特点: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 ;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24、业的需要与推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杜会秩序;巩固家政权; 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1)第一小问基本原则,据材料一“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可知正义,据材料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可知平等,人权,据材料一“法是最高的理性”和“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可知理性,法律至上,正义;第二小问说明关系,注意抓住史实说明,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等都以

25、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2)第一小问法律文件,据材料二“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英国的法律文件为权利法案;第二小问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权力变化、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世界影响和长远影响几个角度思考,权力变化方面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经济发展方面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发展方面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政治民主化,世界影响方面为他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长远影响方面,促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3)第一小问基本特点,据材料三“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可知高度重视,据材料三“己

26、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可知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据材料三“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可知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与推动,据材料三“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据材料三“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和“仅以1982一1992年为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4)本小问作用,据材料三“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

27、利益”和材料一“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可知保障公民权利,规范人们行为,据材料一“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并结合英国史实可知促进民主发展,稳定杜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据材料二“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和材料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己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可知推动社会进步。 19、【答案】(1)旧文体:传(列传)、年谱、行状。(2)史事:洋务运动。 说明:梁启超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为此发动“戊戌变法”;李鸿章在政治上主张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反对维新变

28、法,发动“戊戌政变”,镇压维新派。(3)原因:“文革”结束以前,受左倾思想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文革结束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素: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 【解析(1)第一小问旧文体,根据材料一“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梁启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派代表人物,结合西方史学、进化论、救亡图存的思想来回答。(2)第一小问何事,根据材料一可知“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指李鸿章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由此可以判断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说明,可结合所学,从梁启超与李鸿章在政治主张上不同来分析。(3)第一小

29、问原因,“文革”结束以前原因可从“文革”时期主导思想来分析,“文革”结束以后对李鸿章评价有不同观点,这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等有关。第二小问影响,从所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主观认识等角度回答。 三、问答题20、【答案】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