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1阅读中的预测:理解,填空。阅读中的预测是指在_之前进行的_。2读标题预测内容。(1)标题:五官争功内容预测:_(2)标题:大禹治水内容预测:_3预测的依据:理解,填空。可以依据_进行猜想,可以依据_进行分析。4预测的好处:讨论一下阅读中的预测会有什么好处。_二、识字加油站1照样子,用音序查字法查查加点的字。基础(C)(ch) 唐朝()()字典()() 阁楼()()佳节()() 盲人()()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格。字音序音节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在词语中的解释(用“”选出)基础建筑物的根脚;根本的,最下面的;根据。张望量词;看,望;打开,展开。暴风雨凶恶残酷的;过分急躁的,容易
2、冲动的;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三、词句段运用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chBch处罚()处分()到处() 处理()相处() 处所()2按加点字的不同读音分类。(1)假期假扮假装假日读ji:_读ji:_(2)中毒中奖中间猜中读zhng:_读zhng:_3找出带点字读音与其他不一样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尽力尽管尽快尽早()(2)几乎几百茶几窗明几净()4根据意思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1)形容交通极为便利。()(2)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3)指射箭或射击非常准。()(4)形容大家一齐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一片忙乱。()我选择的成语是:_,造句:_5仿例写词。(
3、1)百发百中_ _(2)七上八下_ _ _(3)四平八稳_ _ _6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并用“_”画出提示语。(1)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2) 救命啊 救命啊 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3) 哎呀 狐狸说道 原来是这样 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7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差”是个多音字,在“差错”中读“ch”。()(2)查字典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音序查字法,第二种是部首查字法,第三种是数笔画查字法。“苍”字既不知道读音,部首也不明显,就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查9画。()(3)提示语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分别为在说话内容的前面、中间和后面,提示语无论放在哪里,
4、句子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四、日积月累1补充句子。(1)_,泰山移。(2)_,其利断金。(3)三个_,顶个_。(4)一个篱笆三个桩,_。2选一选。(填序号)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稻多打出米来,_。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
5、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滴水不成海,_。(3)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_。(4)独脚难行,_。参考答案: 语文园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
6、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一、1.没有读到相关的内容预先推测2(1)写五官为谁的功劳大而争论。(2)写大禹如何治理洪水。3故事情节中的细节人物的特点4示例:在阅读中预测会使阅读更有趣味,通过预测和验证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二、1.TtngDdinGgJjiM mng2Jj土8Zzhng弓4Bbo曰11 三、1.AABAAB2(1)假扮、假装假期、假日(2)中间中毒、中奖、猜中3(1)尽力(2)几百4(1)四通八达(2)四平八稳 (3)百发百中(4)七手八脚示例:四通八达一条条马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5示例:(1)百依百顺百战百胜百举百全(2)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七零八落(3)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邻八舍6(1):“,?”鸟儿问女孩(2)“!”。红头拼命地叫起来(3)“,”,“!” 狐狸说道7(1)(2)(3)四、1.(1)人心齐 (2)二人同心 (3)臭皮匠诸葛亮(4)一个好汉三个帮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