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写拟人句专项训练 姓名: 一、 改写拟人句的方法:第一,增加人的称呼,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公公婆婆”等。比如把“柳树”改为“柳树姐姐”。第二,改变名词的说法。如“柳枝”,就可改为“柳树的头发”。第三,用人做的事来代替句中的动词。如“在微风中摇摆不定”就可改为“在微风中舞蹈”。这三种方法,可以根据改写句子的实际情况,自由搭配组合均可。比如:柳枝在微风中舞蹈。柳枝姐姐在微风中迎风起舞。柳树姑娘的头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第四,不改变原来句中的用词,增加描写人的形容词。比如“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可以改写为“太阳公公红着脸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二、 练习。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像歌唱家一
2、样高声鸣唱。(改成拟人句)改为: 2、鹅毛般的雪花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改成拟人句)改为: 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成拟人句)改为: 4、月亮挂在天空(改成拟人句)改为: 5、小河哗啦啦地流。(改成拟人句)改为: 6、鸟儿在树上叫(改成拟人句)改为: 7、星星在天上闪烁(改成拟人句)改为: 8、雪松的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改成拟人句)改为: 9、鸟在枝头鸣叫。(改成拟人句) 改为: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改成拟人句)改为: 11、小鹿在河边喝水。(改成拟人句)改为: 12、花儿随风摇摆(改成拟人句)改为: 13、小溪哗啦啦地流(改成拟人句)改为: 14、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
3、作响(改成拟人句)改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5、啄木鸟在啄树皮里的虫(改成拟人句)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