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号: 编写人:杨向东 审核人: 使用时间: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我很重要(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记住“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会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与难点】1、了解并掌握本文“欲扬先抑”“入情入理”的写法;2、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理性面对“我不重要”与“我很重要”的观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6-9页内容,对成语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
2、识及方法收获。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本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为什么用连续的“我不重要”开头?(欲扬先抑,通过对比,来强调“我很重要”)(使学生理解本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2、请同学们按照“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的脉络给文章分层。它们(这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知识梳理1、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
4、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三、预习自测1、本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可文章为什么要以连续的“我不重要”开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一开始却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立意新颖深刻: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否定自我的;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篇文章从反面立意,充分肯定了自我的重要,这样的立意是新颖的。说它深刻,就是它的这种对自我的发现与肯定,反映的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是对人的一种发现,是人的价值的一种回归);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铺垫下文,构成对比,从而突出“我很重要”,也就是说为下文
5、提出和探索“我很重要”的命题做好蓄势。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明明知道人们总是说“我不重要”,但我偏偏要说“我很重要”!这有什么好处呢?更强调作者“我很重要”的观点。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这个观点跟毕淑敏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2、请同学们按照“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的脉络给文章分层。这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1)(第一层:开头至“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第二层:“我是由无数星辰”至“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第三层:我很重要”至最后)(2)散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内容:我重要吗我很重要宣布重要情感变化:恐惧激动兴奋符号表示:? 。
6、!个体意识的逐步觉醒(层进)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课文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不重要”与“我很重要”,面对这两种相悖的观点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其实“我很重要”与“我不重要”的观点都有道理。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谈的。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着不同的量和质。生命中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呢?一句话:活着就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活着,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重视自身的价值,因为你并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一株小草,而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思路小结: 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欲扬先抑”写作手法2、典型方法:结构分析法3、重点问题解决: 学习、领悟“欲扬先抑”写作手法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评价一个你熟悉的人,不少于30字。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来认知和理解,不茫然也不盲从。2、完成作业:找一篇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作的文章读一读,再次感受并领悟它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