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6720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及答案同学们觉得论语十则这节课学起来有难度吗?觉得自己已经对知识点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大家可以进来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练练手,看看自己哪些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敏而好学( )(3)学而不思则罔( )(4)吾日三省吾身( )(5)人不知而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_ 愠:_(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_(3)诲女知之乎?女:_(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3.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填空题。论语是记录_的一部书,共_篇,是我国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字_,春秋时期_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子说了哪三件事?_6.把整句话译成现代汉语。_7.曾子是谁?为什么把他的话收录在论语里?_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是:_意思是:_意思是:_9.曾子认为读书人(“士”)应该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什么? (先用原文作答,再把它译成现代汉语)原文

3、:_译文:_10.曾子所说的“任重而道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洛阳)。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录校尉(官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以清雅著名)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李伯阳,即李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官名)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叫、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踖蹟(恭敬而不安的样子)。11.给下面加粗词注音。(1)为( )司录校( )尉(2)诣( )门者皆俊才清称(3)太

4、中大夫陈韪( )后至(4)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12.说说下面句子中的“之”指代谁。(1)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之:_(2)人以其语语之 之:_13.用自己的话说说司录校尉李元礼接待的客人都是哪些人?_14.孔文举与李元礼之间有什么关系?他是怎样介绍他们之间关系的?_参考答案1.(1)yu (2)ho (3)w?ng (4)x?ng (5)yn2.(1)了解 生气 (2)多次反省 (3)通“汝”,你 (4)真诚3.(1)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的。(3)学习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但不去学习就会有害。4.孔子和他弟子 20

5、丘 仲尼 鲁思想家 教育家5.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6.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尽力了吗?同朋友交往真诚相待吗?老师教的学业复习巩固了吗?7.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因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曾子的言行当然录在其中。8.任重道远,意思是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死而后己,意思是只有死了才作罢,表达决心之大。9.任重道远; 任务重大,道路遥远。10.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到死方休。11.(1)wi xio (2)y (3)wi (4)li?o li?o12.(1)孔文举 (2)陈韪13.两种人:一种是才气横溢以清雅著称的人,一种是自己的中表亲戚14.没有关系:孔文举把孔子曾向老聃(李耳)请教学问的事作借口,说成孔姓(自己)与李姓(李元礼)的先辈是师生关系,因此,自己来访也同此例了。15.略论语十则教育人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大家感觉到了吗?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课堂检测推荐给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