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明治维新优化训练基础巩固1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出发点在于A建立天皇的专制统治 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C废除旧的封建体制 D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2“四民平等”中的四民是指皇族 华族 士族 平民A B C D3明治维新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最有力的措施是 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B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C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D修建铁路,开办工厂,发展外贸4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政府的扶植 政府“示范”企业的影响 追求利润 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A B C D519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私人资本家的国有企
2、业不包括A煤矿 B纺织厂 C造船厂 D铁路6日本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初强化提高7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与下列哪一个事件相同 A征兵令的颁布 B改革币制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8明治政府的哪些措施为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废藩置县,中央直接管辖地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封建等级身份制取消武士阶级的特权A B C D9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以下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 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3、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除腰刀A B C D10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征兵制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C日本实行募兵制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课外延伸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四对待外国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明治政府是这样实践材料三、四中的主张的?(2)材料二的观点比材料一有何进步?(3)材料三、四的思想对材料二有何进步和发展?12阅读图片和文字请回答:日本明治政府为什么派使团出访欧美?使团回国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高考猜想13(2007年绵阳模
4、拟)阅读下列几则发布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律文件: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成为私产后(他 们)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沙皇1861年俄历2月19日宣言材料二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改正办法应按附件所列条例办理之(附件地税改正条例规定:地税改正既经施行后,赋税之征收悉按土地价格地税改正后,土地价格有因土地买卖而生增减。) 日本太政官第272号布告)(1873年) 请回答:(1)说明当时在生产方式
5、方面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结合俄、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状况,分析各国土地政策。(3)简要分析上述两种土地政策的出发点及在性质方面的相同点。14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理解”。 请回答:(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参考答案基础提高1B 明治维新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出发点在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D 该题意在考查考生归类综合、合并同类项、排列组合的复合选择能力。3B
6、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发展经济的突出措施。A项是前提,为工业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保障,C、D两项属于B项内容的具体化。4D 不正确,在19世纪80年代,日本没有广阔的海外市场。5D铁路仍是国营全业,没有转让。6C 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强化提高7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事件指的是“废藩置县”,发生在1871年,征兵令颁布是在1873年,改革币制是在871年,地税改革是在1873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是在1872年,解题关键是熟悉事件发生时间。8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及知识迁移能力。注意题干中的限制“奠定基础”。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其他改
7、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基础;为国家的工业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分别为以后文化教育和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9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史实的能力。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破历来之陋习”。10A 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即可作出判断。课外延伸11【解析】本题以日本的闭关与开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读懂材料一的中心内容:反对通商。材料三、四都是主张学习西方且结合本国实际。第(2)题抓住材料二的中心:对闭关锁国进行批判。第(3)题应抓住材料三中“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及材料四
8、中“当取则取,当舍则舍”等信息。 答案:(1)主张:闭关自守,反对与外国通商。态度:学习西方文明应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西化。实践:明治政府倡导“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一支常备军等;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大力推进西化。(2)进步:批判了闭关锁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工商业,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3)继承和发展:继承了开放政策,又进一步指出应自己走出去,择西洋文明为我所用。12【解析】 明治维新改革主要是向西方、欧美考习,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方位地学习。为什么学习西方?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如何?要依次西答,但要注意结果和影响只涉及积极方
9、面。答案:原因:欧美国家社会制度先进,工业发达;考察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工商业;修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仿照欧美,发展新式军队。积极影响: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日本成为亚洲强国。高考猜想13【解析】本题所给材料虽然是几则发布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律文件,实际上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改革和革命浪潮兴起,走资本主义道路已成时代的主旋律这一社会现状。在这一背景下,俄、日两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第(1)题比较简单,只要联想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兴起,就会得出正确答案。回答第(2)题时,只要正确理解“社会状况”这一概念,知道“社会状况”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作答,就不难了。第(3)题难度稍大一点的是“性质方面的相同点”,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答案:(1)世界历史发展总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先进的,在世界逐渐居于统治地位。(2)各国土地政策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生产落后于西欧;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农奴可赎。日本:领主经济开始瓦解,新兴地主出现并发展起来;倒幕运动胜利,明治维新全面展开。明治
11、政府改正地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与封建贡纳制度,确认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开始确立适应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土地制度。(3)出发点相同:都是适应近代化需要,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俄、日两国的改革较多地保留了封建残余。14【解析】 本题在上海试题中属于简答题,即把主要论据写出即可,但所蕴涵的能力考查倾向却并不因此逊色。本题中,首先要确定一种观点,并加以论证,这涉及再现历史知识、概括历史事实、把握维新前后的阶段特征等能力。其次在回答“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时,不仅要理解“可以理解之处”的命题意图是指出另外两种观点的根据,而且要知道所谓“改革”“革命”“中兴”的本义,以此作为寻找根据的指南。对题目的分析远胜于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更能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本题最为难得的地方。答案:(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掌握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