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设计学校 临清三中 学科 地理 编制:潘红岩 审核:黑耀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通过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
2、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二、预习内容(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采集渔猎时期:人类对自然既 又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 ,人类与环境是一种 关系。2农业文明时期:人类 自然,人类对环境依赖性 ,对抗性 ,环境遭到破坏,出现局部的问题。3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 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 短缺, 破坏, 污染 从局部扩展到 。4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生产力水平采猎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代农业文明核心思想影响(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图中大圆表示_,小圆表示_。A箭头表示人类从环境中索取_和_,B箭头表示人类把_和
3、_所产生的_排放到环境中,C箭头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把它所受到的_,反过来作用于_。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 的再生速度,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3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表现:原因:a 压力。 b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c 片面追求 ,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 。 表现: , , 4环境问题的分布: 城市:主要表现为 地区差异 乡村:主要表现为 局域性: 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 国家差异 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 全球性:如: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
4、展1提出: 开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得到公认。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2内涵: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其中 是基础,是 条件, 是目的。3原则: 、 、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二、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过程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人地关系思想的
5、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有什么不同?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各组从有关媒体中收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各种说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结果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三、反思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等方面是不同的,进而产生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类型,这些思想又指导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必然选择。四、当堂
6、检测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时期是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18世纪后的工业革命时期D.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化时期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B. 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C. 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3.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以人为本,人定胜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4、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A、地球上的所有纬度都适合
7、人类居住B、热带最适合人类居住C、温带最适合人类居住D、寒带最适合人类居住5、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认的观点是A、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才开始出现矛盾D.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的人地关系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2、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8、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C、可持续发展论 D、天人相关论3、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是在A、农业社会后 B、工业社会后C、新技术革命后 D、21世纪后二、综合题4、读下列“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5)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答案当堂检测 1. B2. A3、D4、C5、A课后练习与提高 1. D提示:采猎文明时期,人对地的影响较小。2、B提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定胜天论的思想。3、B提示:工业社会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4、(1)农
10、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 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5) 联系具有普通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