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6070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25 快乐的节日∣人教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快乐的节日教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 教学目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2、。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生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

3、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

4、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过程与方法: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

5、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诗歌,作者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奔向大自然,尽情玩耍、嬉戏的场面,反映了新一代儿童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的幸福生活,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怀有远大理想的思想感情。全诗共4节。第1节写了我们在快乐的节日里,穿着鲜艳的盛装在花园、草地上尽情玩耍。第2节写花儿、小溪向我们祝贺节日。第3节写我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要报答培育我们的祖国。第4节再一次述说节日的欢乐,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浓郁,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课文还配了一幅插图,表现的是诗歌的内容。那鲜红的队旗,欢快的儿童,飞翔的小鸟,碧

6、绿的树枝。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这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无疑很有好处。三教学重点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四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这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五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课件2)(板书:节日)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

7、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1)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出示生字:(课件3)吹风 大地快乐老师(2)认读生词。(课件3)吹风祝贺希望祖国自由丰满勇敢理想尊敬度过(3)归纳识字方法。(课件4)按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

8、礻”旁,与祭祀有关。分解部件识字:贺(加+贝)、国(口+玉)、理(王+里)形近字比较识字:席度。积累词语识字:希望、勇敢。不易读准的字:祝(翘舌音)、祖(平舌音)。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个快乐的节日到底是怎样的呢?(三)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1学习第一小节。(课件5)师:这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课件6)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衣裳师: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师:这里景色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师: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

9、: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2默读第二小节,讨论: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课件7)(板书:花儿、小溪)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说话。3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1)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课件8) (板书:感激之情;报答之情)。师:为什么要感谢祖国?党和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师:怎样报答祖国呢?齐读第

10、二句。这一句里把少年儿童比作什么?小鸟,“羽毛丰满”是什么意思?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在本课的意思是: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师:小鸟的成长靠的是妈妈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练习飞翔。少年儿童的成长靠什么?靠祖国的培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才能为祖国服务。 (2)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你现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感激之情和报答之情。4齐读最后一小节。师:“快乐的时光”指什么?(课件9)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

11、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5指导背诵,老师小结:(课件10)第一节:小鸟风儿我们 第二节:花儿小溪它们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就 第四节:唱啊,跳哇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6齐读全文,要读出感情。(四)拓展延伸读完这篇课文,谈谈你有什么理想?七板书设计 快乐的节日节日鲜艳、美丽花儿、小溪感激之情、报答之情八教学反思快乐的节日这首小诗十分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把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描写的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

12、露的是孩子们对祖国浓浓的爱以及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诗中有两处运用到了比喻,一是把孩子比作春天,二是把孩子比作小鸟。伴随小鸟,伴随小溪、轻轻拂面的风儿,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倍感快乐?小鸟的志向是在蓝天飞翔,小朋友的理想是为祖国效劳。实现理想,要落实在行动上,要好好学习,就像小鸟想高飞蓝天也必须丰满自己的羽毛一样。祖国的未来需要小朋友们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小朋友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学流程:“初读文本,引导质疑再读体会,尝试释疑精读品味,想象拓展,联系实际,互动对话”。我认为教本课时以阅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本首诗语言通俗,情感愉悦,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使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先是浏览课文,然后识识字,学生对字词的学习掌握也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主动,并更有实际的效果。设置梯度,引导背诵。本首诗篇幅较长,章节间联系不大,学生背诵有较大难度。引导学生从节到章再至篇的背诵,并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体验背诵成功的愉悦,培养背诵的兴趣,坚定背诵全文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