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春到梅花山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从中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2、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偏旁:宀、扌、自、又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新偏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的生字。2、理解描写梅花盛开样子的句子。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来,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春风吹到了梅花山。(板书课题:春到梅花山)二、明确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3)读懂课文。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课文,认真看,听清楚字音、句子的停顿。2、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预设:容易出错的是a、“尽”与“晶”读音的区别。b、“莹”与“涌”读音要读准确。可以出示这几个生字,标出拼音,学生练读,比赛读。)4、自己练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并画出有几个自然段。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学生说到哪儿,教师要相机指导,对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要引导理解)(1)出示句子: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向蓝天下的片片片彩云。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出什么?指导读出语气,要读出梅花盛开的很多,采取评读的形式。(2)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
3、,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指名读这句话,思考:什么叫“晶莹透亮”?(如果说不出,可结合平时见到的冰块等来理解)指导读出语气,采取评读的形式。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补充句子,展开想象: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 )。继续展开想象。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爷爷说( )。奶奶说:( )。小朋友们说:( )。四、总结全文。报春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快乐、充满生机的春天。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漂亮地书写本课生字,并会默写本课的一类生字。二、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检查读:每
4、小组的3号比赛读。三、赛读课文:1、学生读课文,要求:五分钟后进行读书展示,小组比赛看谁读得好。2、比赛读课文。(每组3、4号赛读)3、小组赛读。四、巩固生字词。1、学生认读生字词。2、多种形式认读。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认识新偏旁。(1)出示新偏旁:宀、扌、自、又。(2)说说新偏旁的名称:(宝字盖、提手旁、自字旁、又字旁)(3)出示带有新偏旁的生字“寒、挨、息、欢”。3、记忆字形:让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自学,全班交流。(预设:调的,教师要相机引导:挨:左右结构,注意右上部分的笔顺。欢:左右结构,左边是“又”,右边是“欠”,合起来就是欢。休:会意字。一个人靠在树上,就叫休息。息:上下结构,自字加心就是息。发:共五笔,第一笔是竖折)4、书写生字。(1)按笔顺描红。(2)抄写生字。针对个别学生,(预设:教师在此处应强调坐姿和握姿。)5、扩词练习,让学生充分说。寒:寒冷、寒流、寒风欢:欢迎、欢心、欢送退:后退、退步、进退